上海市虹口区卫生健康委科研计划项目(HKQGYQY-ZYY-2022-18);同济大学附属上海市第四人民医院学科助推计划项目(SY-XKZT-2021-1011)
目的基于抗菌肽LL-37探讨乳痈方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10月该院就诊的哺乳期乳腺炎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信封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5例)和观察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乳痈方治疗,均治疗7 d。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变化、乳汁细菌阳性率、乳汁菌群含量、乳汁抗菌肽LL-37表达。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76.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乳房肿块、乳房胀痛、乳汁欠畅、局部皮肤颜色变化及灼热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后,两组乳汁细菌阳性率及葡萄球菌、乳酸杆菌、链球菌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L-37 mRNA及LL-37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2.00%)与对照组(8.0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痈方治疗哺乳期乳腺炎安全有效,可通过调节抗菌肽LL-37 mRNA和蛋白表达,调节患者乳汁菌群平衡,从而促进患者临床症状体征改善。
钱晨, 孙雯,薛佩佩,陶颖娜 △.基于抗菌肽LL-37探讨乳痈方治疗哺乳期乳腺炎的效果[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编辑部,2025,(7):884-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