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 当期目录
  • 专题出版
  • 优先出版
  • 下载排行
  • 过刊浏览
    全选
    显示模式:: |
    2025年第卷第2期
      论著
    • 张凯楠 1,2,李翔 3,伏建峰 4△

      2025(2):129-135,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LINC01667对脂肪酸结合蛋白5(FABP5)的调控作用及对肝细胞癌(HCC)细胞脂肪酸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检测LINC01667与FABP5启动子的结合能力,以及对启动子活性的调控作用,采用尼罗红染色和游离脂肪酸摄取实验检测过表达LINC01667对HCC细胞内脂滴水平和细胞游离脂肪酸摄取能力的影响。应用Transwell实验检测LINC01667/FABP5调控轴在HCC细胞迁移和侵袭中的作用效应。结果LINC01667可与FABP5启动子结合,并上调FABP5表达(P<0.05);过表达LINC01667可增强HepG2及HuH7细胞中脂滴的蓄积,并且增强其对游离脂肪酸的摄取能力(P<0.05);靶向抑制FABP5后,由LINC01667介导的HCC细胞游离脂肪酸摄取能力增强效应及其迁移、侵袭能力均被显著减弱(P<0.01)。结论LINC01667可通过上调FABP5重塑HCC细胞脂肪酸代谢,进而促进HCC恶性进程。

    • 顾智超,吴昀喆,杨帆,陆怡德 △

      2025(2):135-140,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指标特征,利用机器学习筛选风险预测指标,建立简便、有效的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1月该院心内科住院且诊断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217例作为合并冠心病组,同期在门诊确诊为2型糖尿病患者214例作为糖尿病组,记录两组患者实验室常规检测数据。通过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法(Lasso)筛选特征,运用随机森林、决策树、支持向量机、极端梯度提升、Logistic回归、K近邻算法、人工神经网络7种机器学习算法建立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校准曲线、特异度、灵敏度、F1值等指标评价不同模型的诊断效能。结果通过Lasso回归共筛选出年龄、性别、收缩压、舒张压、心率、C反应蛋白、血糖等20个关键因素。纳入模型后,支持向量机模型具有最高的灵敏度(88.37%)、阴性预测值(82.14%)及AUC(0.845),随机森林模型具有最高的准确度(76.47%)、阳性预测值(76.74%)、F1值(0.77),而极端梯度提升算法具有较好的特异度(80.95%),引入支持向量机模型及SHAP值后,归纳得出血糖对于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具有正向影响。结论机器学习可作为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冠心病风险评估的有效工具,其中支持向量机、随机森林和极端梯度提升模型均有较好的预测效能,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前景。

    • 彭少林 1,杨水冰 1,杨井金 1,陆小玉 1,张美彪 2△

      2025(2):141-145,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脂蛋白相关的磷脂酶A2(Lp-PLA2)、糖化血红蛋白指数(HGI)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于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住院的120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2型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n=45)、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组,n=45)和增殖期视网膜病变组(PDR组,n=30)。同期随机抽取该院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收集并比较各组临床资料和Lp-PLA2、HGI水平,并分析HGI及Lp-PLA2水平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结果NDR组、NPDR组、PDR组Lp-PLA2、HGI均高于对照组(P<0.05)。高Lp-PLA组(H-Lp-PLA2组)、高H-HGI组(H-HGI组)NPDR、PDR患者比例高于低HGI组(L-HGI组)和低L-Lp-PLA2组(L-Lp-PLA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p-PLA2、HGI是DR的危险因素(P<0.05),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呈正相关(P<0.05)。结论HGI、Lp-PLA2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新指标。

    • 张满鹤 1,于克静 1△,贾世浩 1,张福梅 2,郝景察 3

      2025(2):146-151,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松果菊苷(ECH)预处理对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引起的肠道屏障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将36只大鼠随机分为Sham组、SAP组和SAP+ECH组,每组12只。采用胰管逆行注射3%牛磺胆酸钠诱导胰腺炎。对实验大鼠胰腺进行组织学检查,判断大鼠胰腺炎模型是否构建成功。通过大鼠肠道病理评分、血清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和内毒素水平,以及肠系膜淋巴结细菌易位率检测评估肠屏障功能。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和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检测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通过Western blot检测高迁移率组框1蛋白(HMGB1)、Toll样受体4(TLR4)和蛋白激酶R(PKR)表达水平。结果ECH对胰腺的组织学变化无明显影响,但可改善与SAP相关的肠黏膜屏障损伤和膜通透性。虽然ECH不影响SAP大鼠的回肠组织ZO-1和occludin的mRNA表达水平,但可明显增加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水平,并且ECH处理可明显降低SAP大鼠回肠HMGB1、TLR4和PKR蛋白表达水平。结论ECH可以减轻SAP诱导的体内肠道屏障功能障碍,其对肠道屏障功能的影响可能与抑制HMGB1/TLR4/PKR通路有关。

    • 唐春丽,范淑娟,陶生,刘加宁,苏峰,苑彩云,朱美玲,钟瑞妹,曹娇娇,王云

      2025(2):151-156,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miR)-1298-5p、miR-625-5p、miR-155表达与老年胃癌患者幽门螺杆菌(Hp)感染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1月该院收治的120例老年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另选取同期行胃镜检查的130例非胃癌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血清miR-1298-5p、miR-625-5p、miR-155表达水平;采用碳13尿素呼气试验检测两组Hp感染阳性率,并评价老年胃癌患者Hp感染程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298-5p、miR-625-5p、miR-155表达水平对老年胃癌患者Hp感染的诊断价值;采用Pearson法分析老年胃癌患者血清miR-1298-5p、miR-625-5p、miR-155表达水平与Hp感染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胃癌组血清miR-1298-5p、miR-625-5p表达水平均降低(P<0.05),Hp感染阳性率和血清miR-155表达水平升高(P<0.05);Hp Ⅰ级、Ⅱ级、Ⅲ级感染的老年胃癌患者较Hp未感染患者血清miR-1298-5p、miR-625-5p表达水平降低(P<0.05),miR-155表达水平升高(P<0.05);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Ⅳ期患者较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Ⅰ~Ⅱ期患者血清miR-1298-5p、miR-625-5p表达水平降低(P<0.05),miR-155表达水平升高(P<0.05)。老年胃癌患者血清miR-1298-5p、miR-625-5p表达水平与Hp感染阳性率呈负相关(r=-0.443、-0.386,均P<0.001),血清miR-155表达水平与Hp感染阳性率呈正相关(r=0.525,P<0.001)。血清miR-1298-5p、miR-625-5p、miR-155联合诊断老年胃癌患者Hp感染的曲线下面积(AUC)高于单独诊断(P<0.05)。结论老年胃癌Hp感染患者血清miR-1298-5p、miR-625-5p表达水平降低,miR-155表达水平升高,三者联合对Hp感染程度有良好的诊断价值。

    • 王晶晶 1, 2,张翀 1, 2△

      2025(2):157-162,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对儿童肺部感染的病原体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023年3月1日至2024年3月1日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住院治疗的109例肺部感染患儿的临床资料,比较患儿BALF mNGS与常规微生物学检测(CMT)结果。结果109例患儿BALF mNGS检出率(96.3%)高于CMT(66.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ALF mNGS共检出280株病原菌,CMT共检出130株病原菌,mNGS能够检测出更多的病原体,尤其对病毒的检出率远高于CMT;在70例mNGS与CMT双阳性样本中,42例mNGS与CMT结果完全或部分匹配,匹配样本中48%为流感嗜血杆菌,19%为肺炎支原体,17%为肺炎链球菌;分析重症肺炎患儿BALF mNGS的病原菌特征发现,重症肺炎患儿的流感嗜血杆菌、副流感病毒及人偏肺病毒检出率均高于非重症肺炎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出生信息为足月正常体重儿与早产低体重儿BALF mNGS检测结果发现,早产低体重儿的铜绿假单胞杆菌mNGS检出率高于足月正常体重儿,且早产低体重有合并症患儿的铜绿假单胞杆菌mNGS检出率高于早产低体重无合并症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足月正常体重儿肺炎支原体mNGS检出率高于早产低体重儿,且足月正常体重无合并症患儿的肺炎支原体mNGS检出率高于足月正常体重有合并症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ALF mNGS对于肺部感染患儿具有较高的微生物检测阳性率,尤其对于重症感染及复杂病例,BALF mNGS是常规病原学检测的重要补充。

    • 阿孜古丽·买提玉素甫,塔来提·吐尔干,赵萍 △

      2025(2):163-168,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LncRNA)氧化应激反应丝氨酸丰富1反义RNA 1(OSER1-AS1)、微小RNA-433-3p(miR-433-3p)表达对肝细胞癌(HCC)的诊断效能及与病理参数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HCC患者105例(HCC组)和同期35例体检健康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LncRNA OSER1-AS1、miR-433-3p表达,通过StarBase数据库预测LncRNA OSER1-AS1与miR-433-3p的结合位点,采用Pearson法分析HCC患者LncRNA OSER1-AS1与miR-433-3p表达的相关性,并分析二者与HCC患者病理参数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血清LncRNA OSER1-AS1、miR-433-3p表达对HCC的诊断效能。结果与对照组比较,HCC组血清LncRNA OSER1-AS1表达升高,miR-433-3p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tarBase数据库预测发现,LncRNA OSER1-AS1与miR-433-3p存在结合位点,进一步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HCC患者血清LncRNA OSER1-AS1与miR-433-3p表达呈负相关(r=-0.772,P<0.001)。不同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HCC患者血清LncRNA OSER1-AS1、miR-433-3p表达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显示,血清LncRNA OSER1-AS1、miR-433-3p表达单独及联合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06、0.837、0.931,二者联合诊断HCC的AUC最大(P<0.05)。结论HCC患者血清LncRNA OSER1-AS1呈高表达、miR-433-3p呈低表达,并且与肿瘤最大径、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有关,血清LncRNA OSER1-AS1联合miR-433-3p表达对HCC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 万思远 1,林志星 2,廖薇薇 3,李乐辉 1△

      2025(2):168-174,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抗白细胞介素(IL)-13单抗通过缓解杯状细胞化生及增生在急性声门下喉炎治疗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采集海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3例临床急性声门下喉炎患儿的外周血标本,根据Westley哮喉评分将患儿分为轻度组(Mild group)和中-重度组(Moderate-Severe group)。体外在气/液界面(ALI)培养正常人支气管上皮细胞(NHBE细胞),细胞实验分组:Group-1(对照组,NHBE细胞维持培养)、Group-2(纤毛细胞诱导组)、Group-3(IL-13处理组)、Group-4(IL-13+抗IL-13单抗处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外周血血清或细胞培养上清液炎症因子IL-10、干扰素γ(IFN-γ)和IL-13水平。采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法测定杯状细胞分化标志物麦芽凝集素(WGA)和纤毛细胞分化标志物乙酰化-α-微管蛋白(AAT)的表达水平,以及磷酸化(p-)胞外信号调节蛋白激酶1/2(ERK1/2)和ERK1/2的表达水平,采用光学显微镜测量细胞直径。在体动物实验中,将30只雌性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ontrol组、Model组[使用卵清蛋白(OVA)+脂多糖(LPS)诱导哮喘小鼠模型]和Model+anti-IL-13 antibody组(鼻滴法给予Model组小鼠抗IL-13单抗治疗),每组10只。结果与Mild group相比,Moderate-Severe group外周血血清IL-10、IFN-γ和IL-13水平均升高(P<0.05)。与Group-1细胞相比,Group-2 AAT表达水平上调(P<0.05);Group-3 WGA表达水平上调(P<0.05),IL-10、IFN-γ和IL-13水平升高(P<0.05),杯状细胞直径增大(P<0.05),p-ERK1/2水平上调(P<0.05);与Group-3相比,Group-4 WGA表达水平下调(P<0.05),IL-10、IFN-γ和IL-13水平降低(P<0.05),杯状细胞直径减小(P<0.05),p-ERK1/2水平下调(P<0.05)。4组细胞ERK1/2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体动物实验结果显示,与Control组小鼠相比,Model组小鼠支气管炎症评分升高(P<0.05);与Model组相比,Model+anti-IL-13 antibody组小鼠支气管炎症评分降低(P<0.05)。结论抗IL-13单抗可抑制气道杯状细胞化生和增生,或许可用于缓解急性声门下喉炎。

    • 史良玉,吉婷婷,雷蕾,王玲玲,文思敏 △

      2025(2):175-179,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外周血Ⅲ型前胶原(PCⅢ)、血红素结合蛋白(HPX)水平与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患者血脂、肝纤维化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126例NASH患者作为NASH组,根据肝纤维化程度分为无肝纤维化组(22例)、轻度组(63例)、中重度组(41例)。另选取同期该院1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并比较各组外周血PCⅢ、HPX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NASH患者外周血PCⅢ、HPX水平与血脂相关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外周血PCⅢ、HPX对NASH患者肝纤维化的预测价值。结果NASH组外周血PCⅢ、HPX水平,以及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NASH患者外周血PCⅢ、HPX水平与TC、TG、LDL-C均呈正相关(P<0.05),与HDL-C均呈负相关(P<0.05)。无肝纤维化组外周血PCⅢ、HPX水平低于轻度组、中重度组,且轻度组低于中重度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周血PCⅢ、HPX预测NASH患者肝纤维化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7、0.861,截断值分别为135.51 ng/mL、804.86 mg/L,联合预测的AUC为0.905,高于二者单独预测。结论外周血PCⅢ、HPX水平升高与NASH患者血脂水平、肝纤维化程度密切相关,可作为预测NASH患者肝纤维化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 徐祝富,丁宝发,吴彬彬,王晓玲,高改宏

      2025(2):180-185,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肠道病毒71型手足口病(EV71-HFMD)患儿血清微小RNA(miR)-494、miR-155的表达,并分析血清miR-494、miR-155对EV71-HFMD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145例EV71-HFMD患儿,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分为轻症组(n=81)及重症组(n=64)。另选取同期73例于该院体检健康的儿童纳入健康组,检测并比较3组血清miR-494、miR-155水平及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及Th17/Treg。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血清miR-494、miR-155表达水平与Th17、Treg及Th17/Treg的相关性。收集EV71-HFMD患儿的临床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EV71-HFMD严重程度的影响因素。结果与健康组比较,轻症组及重症组血清miR-494、miR-155、Th17及Th17/Treg均升高,Treg水平降低(P<0.05),与轻症组比较,重症组血清miR-494、miR-155、Th17及Th17/Treg均升高(P<0.05),Treg水平降低(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Th17及Th17/Treg与血清miR-494、miR-155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Treg与血清miR-494、miR-155表达水平呈负相关(P<0.05);重症组体温峰值、发热时间≥3 d占比、咽峡部出疹均高于轻症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发热时间≥3 d占比、咽峡部出疹占比、miR-494高表达及miR-155高表达是重症EV71-HFMD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miR-494、miR-155在EV71-HFMD患儿中异常升高,二者水平变化与Th17/Treg失衡密切相关。血清miR-494、miR-155水平升高是影响重症EV71-HFMD的危险因素。

    • 梁莉荣,陈钰,肖成钦,梁勇,黄一桂

      2025(2):186-190,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程序性死亡配体1(sPD-L1)、肿瘤坏死因子相关的凋亡诱导配体(TRAIL)及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3(FGF-23)水平与急性肺栓塞(APE)患者危险分层和死亡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4年1月该院收治的113例APE患者作为APE组,5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将113例APE患者进行危险分层,分为高危组(39例)、中危组(45例)和低危组(29例)。根据APE患者死亡情况,分为存活组(83例)和死亡组(3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PD-L1、TRAIL及FGF-23水平。应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PE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PD-L1、TRAIL及FGF-23水平评估APE患者死亡的价值。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APE患者血清sPD-L1、TRAIL及FGF-23水平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结果APE组血清sPD-L1、TRAIL及FGF-23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死亡组血清sPD-L1、TRAIL及FGF-23水平均明显高于存活组(P<0.001)。高危组血清sPD-L1、TRAIL及FGF-23水平均明显高于中危组和低危组,且中危组高于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心肌肌钙蛋白I(cTnI)、B型脑钠肽(BNP)、sPD-L1、TRAIL及FGF-23水平升高均是影响APE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sPD-L1、TRAIL及FGF-233项联合评估APE患者死亡的曲线下面积(95%CI)最大,为0.924(95%CI:0.861~0.986),对应灵敏度为96.8%,特异度为81.2%。相关性分析显示,APE患者血清sPD-L1、TRAIL及FGF-23水平与cTnI、BNP均呈正相关(P<0.001)。结论血清sPD-L1、TRAIL及FGF-23水平在APE患者中明显升高,其高表达与高危分层和死亡有关,3项联合对APE患者死亡具有较好的评估价值。

    • 陈博婷,崔莹雪,郭小艳 △

      2025(2):191-195,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血清序列相似家族19成员A5(FAM19A5)和玻连蛋白(vitronectin)对冠心病(CHD)合并心力衰竭(HF)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于该院就诊的120例CHD合并HF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体检的7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根据Gensini评分和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将研究组患者分为轻度组(41例)、中度组(59例)和重度组(20例),并根据其治疗后6个月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36例)和无MACE组(84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FAM19A5和vitronectin水平,Pearson法分析CHD合并HF患者血清FAM19A5和vitronectin水平与Gensini评分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D合并HF患者发生MACE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FAM19A5和vitronectin对CHD合并HF患者发生MACE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FAM19A5水平明显降低(P<0.05),vitronectin水平明显升高(P<0.05);重度组血清FAM19A5水平明显低于轻、中度组(P<0.05),vitronectin水平明显高于轻、中度组(P<0.05);MACE组血清FAM19A5水平明显低于无MACE组(P<0.05),vitronectin水平明显高于无MACE组(P<0.05)。CHD合并HF患者血清FAM19A5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负相关(r=-0.755,P<0.001),vitronectin水平与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697,P<0.001)。心功能分级Ⅲ~Ⅳ级、FAM19A5水平降低、LDL-C、vitronectin水平及Gensini评分升高是CHD合并HF患者发生MACE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FAM19A5、vitronectin及二者联合预测患者发生MACE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82、0.877、0.962,二者联合优于单独预测(Z=2.612、2.188,P=0.009、0.029)。结论血清FAM19A5和vitronectin水平与CHD合并HF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程度明显相关,二者联合对MACE发生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唐娟 1,李冀 2△,王磊 2

      2025(2):196-200,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与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在海南省肿瘤医院治疗的114例COPD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将COPD患者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另选取同期114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FGF2、ACE2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FGF2、ACE2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FGF2、ACE2对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FGF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血清ACE2水平、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FEV1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及呼气峰流速(P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急性加重期血清FGF2水平显著高于稳定期(P<0.05),血清ACE2水平、FEV1%、FEV1/FVC和PEF显著低于稳定期(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血清FGF2与ACE2水平呈负相关(P<0.05),血清FGF2与ACE2均与FEV1%、FEV1/FVC、PEF有关(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FGF2水平显著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ACE2水平显著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FGF2为影响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ACE2为保护因素(P<0.05)。经ROC曲线分析得知,血清FGF2和ACE2联合预测COPD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优于各自单独预测(Z=2.514、2.610,均P<0.05)。结论COPD患者血清FGF2水平升高,ACE2水平降低,二者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对COPD患者预后不良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 魏利敏 1,王云阁 2△,王光辉 1,雷海阁 3

      2025(2):201-205,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血清金属蛋白酶-2(MMP-2)、总抗氧化能力(T-AOC)、C反应蛋白(CRP)与腹股沟疝(IH)患者腹腔镜下全腹膜外修补术(TEP)术后复发的关系及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并进行TEP的122例IH患者作为观察组,选取同期122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对患者进行为期10个月的随访,根据患者的复发情况将其分为复发组(n=37)和痊愈组(n=85)、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清MMP-2水平,采用化学比色法检测T-AOC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CRP的水平;IH患者TEP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MMP-2、T-AOC、CRP对IH患者TEP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血清MMP-2、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T-AO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组MMP-2、CRP显著高于痊愈组(P<0.05),T-AOC水平低于痊愈组(P<0.05);血清MMP-2、T-AOC、CRP水平预测IH患者TEP术后复发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5、0.804、0.731,三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887,三者联合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Z=2.597、1.983、3.275,P=0.009、0.047、0.001)。结论TEP术后复发IH患者血清MMP-2、T-AOC、CRP水平显著升高,可作为预测IH患者TEP术后复发的有效指标,且三者联合预测效能更高。

    • 周慧芳,康敏荣,戴雪娥,闫廷玺,王晓彤,闫伟 △

      2025(2):205-209,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微小RNA(miR)-340-5p、miR-155-5p的表达情况及与Th1/Th2细胞因子水平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12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该院96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两组血清miR-340-5p、miR-155-5p表达水平,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Th1/Th2细胞因子表达水平,Pearson法分析miR-340-5p、miR-155-5p与Th1/Th2细胞因子的关系,Logistic回归分析血清miR-340-5p、miR-155-5p对慢性HPV感染发生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患者血清miR-340-5p、miR-155-5p、IL-4、IL-13水平均降低(P<0.05),IFN-γ和IL-12水平升高(P<0.05);血清miR-340-5p与IFN-γ、IL-12呈负相关(r=-0.315、-0.293,均P<0.05),与IL-4、IL-13呈正相关(r=0.413、0.412,均P<0.05);血清miR-155-5p与IFN-γ、IL-12呈负相关(r=-0.406、-0.375,均P<0.05),与IL-4、IL-13呈正相关(r=0.343、0.407,均P<0.05);血清miR-340-5p(OR=0.735,95%CI:0.590~0.915)和miR-155-5p(OR=0.612,95%CI:0.416~0.900)表达水平升高均是慢性乙型肝炎发生的保护因素,IFN-γ(OR=1.652,95%CI:1.170~2.333)、IL-12(OR=1.063,95%CI:1.012~1.116)水平升高是慢性乙型肝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miR-340-5p、miR-155-5p通常呈低表达,二者与Th1细胞因子水平呈负相关,与Th2细胞因子水平呈正相关。

    • 短篇论著
    • 邱嘉华,陈少銮,黄锦文,胡先福,刘付俊业,冯彩华

      2025(2):210-214, DOI:

      Abstract:

      目的比较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HLA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蛋白谱的差异,筛选并分析差异表达的蛋白质。方法采用同位素标记相对和绝对定量(iTRAQ)技术结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检测20例HLAP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差异表达的蛋白质,对筛选的差异蛋白质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构建差异蛋白间的相互作用网络,从中筛选出关系密切的蛋白质。结果通过试验共鉴定出蛋白质367种,与HLAP治疗前组比较,HLAP治疗后组共获得显著差异蛋白37个,其中上调34个,下调3个。GO功能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差异表达蛋白具有9种分子功能,14种细胞成分,主要参与24种生物过程,包括刺激应答、免疫反应、细胞过程、生物调节过程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显示,共富集到26条通路,参与的差异蛋白数量最多的通路为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差异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分析发现,MASP1、MASP2、C8G、CLU、SPARC关系最为密切,并且主要富集于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结论血清中差异表达的蛋白质MASP1、MASP2、C8G、CLU、SPARC可能是影响HLAP治疗效果的关键靶向蛋白,HLAP的治疗效果可能与补体和凝血级联通路相关。

    • 任艳萍 1,金丽 1,李晓莉 2△

      2025(2):215-220,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血清Anexelekto(AXL)、缝隙连接蛋白43(Cx43)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严重程度、出血性转化(HT)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6月西安大兴医院收治的330例AIS患者(AIS组)和同期80例体检健康的志愿者(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将AIS患者分为轻度组(98例,≤4分)、中度组(155例,5~20分)、重度组(77例,>20分);根据是否发生HT将其分为HT组(65例)和非HT组(265例),根据治疗后3个月的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将其分为预后不良组(92例,≥3分)和预后良好组(238例,<3分)。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AXL、Cx43水平。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AXL、Cx43水平与AIS患者的NIHSS评分及mRS评分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IS患者发生HT的影响因素,并使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AXL、Cx43水平对AIS患者发生HT和预后不良的预测价值。结果对照组、轻度组、中度组、重度组血清AXL水平依次降低(P<0.05),Cx43水平依次升高(P<0.05)。AIS患者NIHSS评分与血清AXL水平呈负相关,与Cx43水平呈正相关(r=-0.517、0.492,P<0.05)。NIHSS评分增加、心源性栓塞、Cx43水平升高均为AIS患者发生HT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AXL水平升高为AIS患者发生HT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随访3个月,330例AIS患者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7.88%(92/330)。与良好预后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血清AXL水平降低(P<0.05),Cx43水平升高(P<0.05)。AIS患者mRS评分与血清AXL水平呈正相关(r=0.427,P<0.05),与Cx43水平呈负相关(r=-0.406,P<0.05)。血清AXL联合Cx43水平预测AIS患者发生HT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70,大于血清AXL、Cx43单独预测0.771、0.766(P<0.05);血清AXL联合Cx43水平预测AIS患者预后不良的AUC为0.887,大于血清AXL、Cx43单独预测0.793、0.788(P<0.05)。结论血清AXL水平降低、Cx43水平升高与AIS患者病情加重、发生HT和预后不良有关,血清AXL联合Cx43水平对AIS患者发生HT和预后不良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杨莉莉,李传景

      2025(2):221-224,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患儿免疫指标与肺功能关系及诊断效能。方法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2月该院收治的82例支原体肺炎患儿纳入观察组,另选取同期50例非肺炎患儿纳入对照组,所有入选儿童均进行T细胞亚群指标(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炎症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IL)-6]检测,对比两组肺通气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采用Pearson分析评估CD3 +T细胞、CD4 +T细胞、CD8 +T细胞、IL-6与FEV1、FVC的相关性,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T细胞亚群指标、炎症因子水平在支原体肺炎患儿中的诊断效能。结果观察组CD3 +T细胞、CD4 +T细胞较对照组低,CD8 +T细胞、IL-6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FEV1、FVC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CD3 +T细胞、CD4 +T细胞与FEV1、FVC呈正相关(P<0.05),CD8 +T细胞、IL-6与FEV1、FVC呈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T细胞亚群指标联合IL-6水平在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1.5%、94.0%,曲线下面积(AUC)为0.957,优于单独检测(P<0.05)。结论T细胞亚群指标和炎症因子水平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通气功能密切相关。T细胞亚群指标联合IL-6水平检测对支原体肺炎有较好的诊断效能。

    • 张丽,刘藤,宋敏 △

      2025(2):224-228,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血清小分子激素ELABELA、血清淀粉样蛋白A1(SAA1)、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水平与妊娠期高血糖(HIP)合并高血压及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9月该院收治的孕晚期(孕37~40周)HIP合并高血压患者100例作为病例组,另选择同期收治的100例HIP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β-hCG、ELABELA、SAA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HIP合并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的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ELABELA、SAA1、β-hCG对HIP合并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病例组血清ELABELA水平低于对照组,SAA1、β-hCG水平及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局不良组血清ELABELA水平较低,SAA1、β-hCG水平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收缩压、舒张压、FPG、SAA1、β-hCG为HIP合并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P<0.05),ELABELA为保护因素(P<0.05)。ELABELA、SAA1、β-hCG联合预测HIP合并高血压患者妊娠结局的AUC显著大于三者单独预测(P<0.05)。结论HIP合并高血压患者血清ELABELA水平下降,SAA1、β-hCG水平上升,三者均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

    • 韩宝华 1,杨文 2,李瑞琪 1,韩树池 1,刘云峰 1,王慧 1,王磊 3,连晶晶 4

      2025(2):229-233,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AECOPD)患者血清miR-128-3p水平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3月该院急诊留观或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的60例AECOPD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肺功能和血气状态分为重度组和非重度组;另选取同期30例COPD稳定期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各组实验室指标、血清miR-128-3p水平及肺功能相关指标,并分析miR-128-3p对病情严重程度及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组与非重度组血清miR-128-3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中性粒细胞(NEUT)、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高于对照组,重度组均高于非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组与非重度组淋巴细胞(LYM)、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FVC占预计值百分比(FVC%pred)、FEV1预计值百分比(FEV1%pred)、血氧分压(PaO2)、血氧饱和度(SaO2)均低于对照组,重度组低于非重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血清miR-128-3p高于预后良好组,FVC、FEV1、FEV1/FVC、FVC%pred、FEV1%pred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miR-128-3p与GOLD分级呈正相关(r=0.916,P<0.001)。血清miR-128-3p预测AECOPD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36、0.905,对应灵敏度分别为80.06%、93.28%,特异度为73.46%、95.04%。结论AECOPD患者血清miR-128-3p水平较稳定期患者明显上调,且随着病情的加重而升高,血清miR-128-3p可能参与AECOPD病情的加重及预后恶化,可作为评估病情和预后的辅助标志物。

    • 全仁贵,贾茹,孙凤娇,李宁 △

      2025(2):234-238,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血清双酚A(BPA)、血管抑素-1(VS-1)在重度子痫前期(SPE)孕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该院妇产科收治的105例SPE孕妇作为SPE组,以及同期在该院产检的6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根据妊娠结局将SPE孕妇分为不良结局组(57例)和良好结局组(48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两组血清BPA、VS-1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SPE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BPA、VS-1水平对SPE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SPE组血清BPA、VS-1水平升高(P<0.05)。与良好结局组比较,不良结局组血清BPA、VS-1水平升高(P<0.05)。24 h尿蛋白升高(OR=2.242,95%CI:1.262~3.985)、BPA升高(OR=1.841,95%CI:1.339~2.532)、VS-1升高(OR=1.029,95%CI:1.013~1.046)为SPE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血清BPA联合VS-1水平预测SPE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为0.886,大于血清BPA、VS-1水平单独预测的0.801、0.782(P<0.05)。结论SPE孕妇血清BPA、VS-1水平升高,是SPE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独立危险因素,血清BPA、VS-1水平联合预测SPE孕妇不良妊娠结局的价值较高。

    • 文芳,司少魁 △

      2025(2):238-242,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血清CC趋化因子受体7(CCR7)、分泌型磷脂酶A2-X(sPLA2-X)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9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72例处于COPD稳定期的患者为COPD组,根据出院半年内急性加重情况分为未加重组(n=98)和加重组(n=74);另选取同期154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CR7、sPLA2-X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COPD患者血清CCR7、sPLA2-X水平与肺功能和炎症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CR7、sPLA2-X对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PD组血清CCR7和sPLA2-X水平均明显较高(P<0.05)。加重组COPD患者第1秒用力呼容积(FEV1)明显低于未加重组(P<0.05),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血清CCR7和sPLA2-X水平明显高于未加重组(P<0.05)。Pearson分析显示,COPD患者血清CCR7、sPLA2-X水平与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存在负相关(P<0.05),与IL-6、CRP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FEV1为COPD急性加重的保护因素(OR=0.853,P<0.05),CRP、CCR7和sPLA2-X为COPD急性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17、1.736、1.685,均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CCR7、sPLA2-X联合预测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81,灵敏度为89.19%,特异度为81.63%。结论COPD患者急性加重的发生与FEV1、CRP、CCR7和sPLA2-X水平密切相关,血清CCR7和sPLA2-X对COPD患者急性加重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 季俭,王朝霞 △

      2025(2):242-246,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血清凝集蛋白-1(ITLN-1)、葡萄糖调节蛋白78(GRP78)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5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132例AMI患者作为AMI组,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Ⅰ级(n=35)、Ⅱ级(n=64)及Ⅲ级(n=33),另选取同期入院的132例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ITLN-1和GRP78水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MI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联合血清ITLN-1、GRP78水平对AMI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相比,AMI组LVEF和血清ITLN-1水平降低,GRP78、肌红蛋白(MYO)、肌钙蛋白(cTnI)、B型脑钠肽(BNP)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水平升高(P<0.05)。不同心功能分级中(Ⅰ级、Ⅱ级、Ⅲ级)和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单支、双支、三支)中LVEF和血清ITLN-1水平依次降低(P<0.05),血清GRP78水平依次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和血清ITLN-1是影响AMI的保护因素(P<0.05),血清GRP78、BNP、cTnI、MYO、CK-MB是影响AMI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LVEF联合血清ITLN-1、GRP78诊断AMI的曲线下面积(AUC)显著高于LVEF和血清ITLN-1、GRP78单独诊断(P<0.05)。结论AMI患者血清ITLN-1水平降低,GRP78水平升高,与心功能及冠状病变支数相关,并且LVEF联合血清ITLN-1、GRP78诊断AMI的效能较高。

    • 邢雅杰 1,冯娇娇 2,申怡楠 1,刘俊峰 1△

      2025(2):246-250, DOI:

      Abstract:

      目的探究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2(sFRP2)、半乳糖凝集素-3(Gal-3)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儿心律失常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220例CHF患儿,根据住院期间是否发生心律失常分为CHF发生组(n=158)和CHF未发生组(n=6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sFRP2、Gal-3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CHF发生组患者血清sFRP2、Gal-3水平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肌肌钙蛋白(cTnI)、血红蛋白(Hb)、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脑钠肽(BNP)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CHF患儿发生心律失常的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FRP2、Gal-3水平对CHF患儿发生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结果与CHF未发生组相比,CHF发生组血清sFRP2、LVEF、Hb水平降低,Gal-3、cTnI、hs-CRP、BNP水平升高(P<0.05)。CHF发生心律失常患儿血清sFRP2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升高依次显著下降,而血清Gal-3水平依次显著升高(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CHF发生心律失常患儿血清sFRP2水平与LVEF、Hb呈正相关(P<0.05),与cTnI、hs-CRP、BNP呈负相关(P<0.05);血清Gal-3水平与LVEF、Hb呈负相关(P<0.05),与cTnI、hs-CRP、BNP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FRP2、LVEF、Hb、Gal-3、cTnI、hs-CRP、BNP均是影响CHF患儿发生心律失常的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sFRP2、Gal-3及二者联合诊断CHF患儿发生心律失常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2、0.802及0.875,二者联合诊断明显优于单独诊断(Z=4.270、2.658,均P<0.05)。结论CHF发生心律失常患儿血清sFRP2水平降低,Gal-3水平升高,二者与CHF患儿发生心律失常的因素,对CHF伴心律失常患儿有一定的临床诊断价值。

    • 吴丹红 1,郑双林 1,黄吴键 2,林炎鸿 1,曾健 1△

      2025(2):250-253, DOI:

      Abstract:

      目的分析生精障碍人群中无精子症因子(AZF)c区部分缺失的发生率,并探讨 AZFc 区部分缺失与生精障碍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基于5个序列标签位点(STS)即sY1197、sY1192、sY1191、sY1291和sY1189的多重PCR法,对福建地区常规Y染色体微缺失筛查阴性的491例生精障碍患者(包括383例无精子症患者和108例严重少精子症患者),以及114例生精正常男性的AZFc区域进行检测和分析。结果生精障碍组中,AZFc区部分缺失率为13.03%(64/491)。在无精子症组和严重少精子症组中,gr/gr缺失(sY1291和sY1189缺失)发生率均最高,分别为5.48%(21/383)和8.33%(9/108)。在生精正常组中,b2/b3缺失(sY1192和sY1191缺失)发生率最高,为4.39%(5/114)。严重少精子症组与生精正常组gr/gr缺失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2/b3缺失发生率在各生精障碍组与生精正常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r/gr缺失提示生精障碍风险,b2/b3缺失可能对生精障碍无明显影响,属于基因组多态性。

    • 常青青,尚绪丽

      2025(2):253-256, DOI:

      Abstract: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特异性蛋白1(SP1)和Roundabout4(Robo4)表达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80例DR患者(DR组)和60例无DR的T2DM患者(无DR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眼底检查结果将DR患者分为非增殖性DR组(49例)和增殖性DR组(31例)。收集各组基线资料及血清SP1和Robo4水平等实验室检查数据。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SP1、Robo4水平对T2DM患者发生DR的诊断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发生DR的影响因素。结果无DR组、非增殖性DR组和增殖性DR组体重指数、糖尿病病程、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血清SP1、Robo4水平依次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依次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SP1、Robo4单独及联合预测T2DM患者发生DR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2、0.907、0.947。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P1、Robo4、FPG、HOMA-IR均是影响T2DM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SP1、Robo4高表达可能增加T2DM患者DR的发生风险,二者有望作为预测T2DM患者发生DR的辅助指标。

    全选
    显示模式:: |

    创刊:1980年

    编辑部主任:张耀元

    国际标准刊号:1673-4130

    国内统一刊号:50-1176/R

    国内邮发代号:78-26

    国外发行代号:SM 6575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