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6):1941-1946.
摘要: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RC)组织中热休克蛋白70羧基末端相互作用蛋白(CHIP)、脂肪非典型钙黏蛋白4(FAT4)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在该院诊治的92例CR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免疫组化检测CRC组织和癌旁组织中CHIP、FAT4表达。Spearman秩相关分析CRC组织中CHIP与FAT4表达的相关性。Kaplan-Meier曲线分析CHIP、FAT4表达与CRC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CR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相比于癌旁组织,CRC组织中CHIP阳性率较高[65.22%(60/92) vs. 10.87%(8/92)],FAT4阳性率较低[28.26%(26/92) vs. 89.13%(82/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63.075、70.300,P<0.001)。CRC组织中CHIP与FAT4表达呈负相关(r=-0.781,P<0.001)。与TNM分期Ⅰ~Ⅱ期、高中分化、无淋巴结转移的CRC组织中CHIP、FAT4阳性率比较,TNM分期Ⅲ期、低分化程度及有淋巴结转移的CRC组织中CHIP阳性率较高,FAT4阳性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HIP阳性和CHIP阴性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48.33%(29/60),78.13%(2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 2=6.709,P=0.010)。FAT4阳性和FAT4阴性患者3年生存率分别为81.25%(13/16),53.95%(41/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 2=5.124,P=0.032)。TNM分期Ⅲ期、低分化程度、有淋巴结转移、CHIP阳性是影响CR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FAT4阳性是预后的保护因素。结论CRC组织中CHIP表达升高,FAT4表达降低,两者表达与CRC不良临床病理特征有关,有助于评估CRC患者的生存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