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第0卷第17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线粒体病分子诊断技术进展
    沈丽君,王娅,周怀彬,陈连婷,蔡雯,方合志 △
    2024(17):2049-2057.
    [摘要](81) [HTML](0) [PDF 4.51 M](544)
    摘要:
    线粒体病是一类重要的遗传代谢病,其发病可覆盖全年龄段,尤其是儿童线粒体病致死致残率极高。随着生物化学及分子与细胞生物学技术的发展,线粒体病的实验室诊断经历了快速的发展,相关诊断路径和策略也从高度有创的实验室检测逐渐过渡到以无创筛查为主。但是,线粒体病实验室诊断仍然存在单一检测策略的阳性诊断率不足、实验室漏检与待排查比例居高不下的困扰,因此新的线粒体病检测技术被开发并用于协助疾病的诊断。该文从基因、酶生物化学与代谢生物学3个层面对当前线粒体病实验室诊断的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特定场景下线粒体病实验室诊断策略选择提供参考,也为后续检测技术的研发提供一些建议。
    2  HIV、SARS-CoV-2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机会感染
    谢丽丽,马翠萍,吴涛 △
    2024(17):2058-2062.
    [摘要](78) [HTML](0) [PDF 4.93 M](560)
    摘要:
    3  中西医结合治疗CMV感染伴继发性冷凝集素综合征
    贺鑫 ,李桐 ,庞树朝
    2024(17):2062-2066.
    [摘要](44) [HTML](0) [PDF 4.12 M](529)
    摘要:
    4  呼吸道病毒合并烟曲霉感染引起迁延性肺炎
    倪丽君,杨思敏,万菲菲,胡靓 △
    2024(17):2067-2071.
    [摘要](50) [HTML](0) [PDF 7.46 M](541)
    摘要:
    5  AITL化疗后进展成AML-pCT的案例分析
    王明雪 ,刘芸歧 ,聂萃 ,周燕 ,邬文燕 ,李维 △
    2024(17):2071-2075.
    [摘要](51) [HTML](0) [PDF 3.43 M](529)
    摘要:
    6  鞘内合成相关标志物在认知功能障碍及各类痴呆性疾病中的应用价值
    刘亚楠 ,姜文灿 ,王晨旭 ,邵春青 ,张盟略 ,贾雯雅 ,黄雨萱 ,翟璟淳 ,廖佳怡 ,张国军
    2024(17):2076-2080.
    [摘要](43) [HTML](0) [PDF 1014.58 K](487)
    摘要:
    目的评估鞘内合成相关标志物在轻度认知功能障碍(MCI)、阿尔茨海默病(AD)和其他类型痴呆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收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2019年6月至2023年7月577例临床确诊为MCI(MCI组,178例)、AD(AD组,131例)、其他类型痴呆(其他类型组,26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查询各组寡克隆区带电泳(OCB)和24 h鞘内蛋白合成率(ISR),比较各组不同指标的差异,评估相关指标在不同疾病中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与AD组及其他类型组比较,AD组患者女性占比更高、年龄多分布在>50~70岁,脂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组血清IgG寡克隆区带[OB(S)]、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和脑脊液IgG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脊液特异IgG寡克隆区带[SOB(CSF)]阳性患者IgG指数和ISR高于阴性和弱阳性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IgG指数和ISR呈正相关(r=0.878,P<0.001)。结论IgG指数、SOB(CSF)和24 h ISR等鞘内合成相关标志物在认知功能障碍及各类痴呆性疾病的诊断中具有协同作用,可共同用于疾病的诊断。
    7  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骨髓形态学特点分析
    刘梦娜,王洪玲,廖焕金,李莉,白萍 △
    2024(17):2081-2086.
    [摘要](86) [HTML](0) [PDF 2.40 M](467)
    摘要:
    目的探讨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急性髓系白血病(AML)骨髓形态学特点。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3年1月该院初诊的20例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AML病例作为A组,20例融合基因阴性的AML病例为B组,24例PML-RARA融合基因阳性AML病例为C组,对骨髓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同时结合国内外文献分析类似病例骨髓细胞形态学特点。结果A组骨髓中出现不同程度增多的早幼粒细胞,早幼粒细胞数目与B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C组相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A组部分早幼粒细胞存在形态异常且A组融合基因的表达量与骨髓早幼粒细胞数目呈正相关(r=0.478,P=0.039)。A组CD56、CD19表达及c-Kit突变情况明显高于B组(P<0.05),A、B两组1个疗程化疗缓解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易出现CD56和CD19同时表达,易伴随性染色体的缺失。结论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AML 在骨髓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方面有其独特的特点。骨髓中粒细胞系统易见不同程度的病态造血,变异性大,早幼粒细胞数目的增多及形态异常亦可作为RUNX1-RUNX1T1融合基因阳性AML骨髓形态学特点之一。
    8  临床实验室常见指标在重症肌无力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刘雪松 ,姜文灿 ,刘亚楠 ,肖启森 ,刘暄 ,张艳芳 ,韩平 ,张国军
    2024(17):2087-2092.
    [摘要](70) [HTML](0) [PDF 1.01 M](517)
    摘要:
    目的分析重症肌无力(MG)患者基础病例资料及实验室检测指标特点,评估临床实验室常见指标在MG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确诊为MG的84例患者和性别、年龄匹配的103例健康体检者的基础资料及实验室指标。构建诊断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并分析曲线下面积。结果MG组体重指数(BMI)、心率、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G组与对照组总蛋白、白蛋白、白细胞计数、大血小板比例、单核细胞群绝对值、三碘甲状腺原氨酸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选择心率、舒张压、白蛋白、肌酸激酶、胆碱酯酶、甘油三酯、载脂蛋白B 7项指标构建诊断模型,多指标联合应用诊断MG的曲线下面积可达0.99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7.60%和96.10%。结论成功筛选出了可用于MG诊断的实验室检测指标,多指标联合应用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可以用于MG的辅助诊断。
    9  成都市郫都区人群TSH参考区间的建立及验证
    张艳 ,赵珍珍 ,应斌武 △
    2024(17):2092-2097.
    [摘要](42) [HTML](0) [PDF 1.87 M](459)
    摘要:
    目的采用间接法建立适用于成都市郫都区人群的性别、年龄特异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参考区间。方法收集2022年3月至2023年8月成都市郫都区中医医院37 514例患者的TSH数据,根据筛选标准对数据进行删减,采用偏度-峰度法进行正态性检验,Turkey法剔除离群值。不同性别和年龄TSH水平比较分别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Kruskal-Wallis H检验。应用非参数法建立TSH参考区间,并采用2种方法验证其可靠性,当其与试剂说明书参考区间的相对偏差小于参考变化值(RCV)或用于验证人群时>90%的TSH结果在参考区间内,则证明结果可靠。结果共纳入25 761例患者的有效TSH数据,男9 363例,女16 398例。按年龄段将其分为8个亚组,即10~<18、18~30、>30~40、>40~50、>50~60、>60~70、>70~80、>80~90岁,男性TSH参考区间依次为0.457~4.884、0.465~4.229、0.445~4.918、0.457~4.826、0.471~5.160、0.425~5.477、0.456~5.645、0.465~6.418 μIU/mL,女性TSH参考区间依次为0.546~5.196、0.592~5.499、0.606~5.815、0.549~5.915、0.527~6.099、0.457~5.927、0.435~6.078、0.415~6.321 μIU/mL。参考区间上限、下限与试剂说明书的相对偏差均小于RCV(49.85%);在用于验证人群时,各组均有大于90%的TSH结果在参考区间内。结论采用间接法建立了性别和年龄特异的成都市郫都区人群TSH参考区间,可为甲状腺疾病的精准诊疗提供参考依据。
    10  食管鳞癌组织OTUD3和ILF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
    余慧娟 ,辛勇 △,尹红英 ,赵家胜 ,李丽
    2024(17):2098-2102.
    [摘要](39) [HTML](0) [PDF 2.08 M](490)
    摘要:
    目的探究食管鳞癌组织OTU去泛素酶3(OTUD3)、白细胞介素增强结合因子2(ILF2)表达与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在淮安市第五人民医院行食管癌根治术治疗的102例食管鳞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组织OTUD3、ILF2表达。Spearman秩相关分析食管鳞癌中OTUD3与ILF2表达的关系。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OTUD3、ILF2表达对食管鳞癌预后的影响。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食管鳞癌预后影响因素。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食管鳞癌组织中OTUD3阳性率较低,ILF2阳性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OTUD3和ILF2表达呈负相关(r=-0.712,P<0.001)。相比于TNM分期Ⅰ~Ⅱ期、中高分化程度、无淋巴结转移食管鳞癌患者,TNM分期Ⅲ期、低分化程度、有淋巴结转移食管鳞癌患者组织OTUD3阳性率较低,ILF2阳性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TUD3阳性组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高于OTUD3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 2=5.869,P=0.015);ILF2阳性组患者3年累积生存率低于ILF2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 2=16.257,P<0.001)。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分化程度、OTUD3及ILF2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食管鳞癌组织OTUD3表达降低,ILF2表达升高,均参与食管鳞癌肿瘤的恶性进展,是影响食管鳞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
    11  IL-6、PCT、IgG儿童激素敏感型PNS细菌感染性肺炎易感性及复发的评估价值
    马纯玲,黄忠,周婧,谢馨,叶芝旭 △
    2024(17):2103-2107.
    [摘要](34) [HTML](0) [PDF 1.45 M](427)
    摘要: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免疫球蛋白G(IgG)对儿童激素敏感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PNS)细菌感染性肺炎易感性及复发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150例儿童激素敏感型PNS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访3个月内是否并发细菌感染性肺炎分为并发组、未并发组,比较两组基线IL-6、PCT、IgG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细菌感染性肺炎易感性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IL-6、PCT、IgG评估PNS细菌感染性肺炎易感性的价值及PNS复发风险。结果并发组IL-6[(7.84±2.49)pg/mL]、PCT[(0.39±0.11)ng/mL]高于未并发组[(4.75±1.56)pg/mL、(0.29±0.09)ng/mL],IgG[(3.82±1.25)g/L]低于未并发组[(5.92±1.97)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性肺炎易感性的Logistic回归方程显示,随着IL-6、PCT升高及IgG降低,细菌感染性肺炎易感性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PCT、IgG评估PNS细菌感染性肺炎易感性的AUC依次为0.792、0.744、0.677,IL-6、PCT联合IgG评估PNS细菌感染性肺炎易感性的AUC为0.929,大于IL-6、PCT、IgG单独评估(P<0.05);IL-6高水平患者PNS复发的风险是低水平的7.054倍,PCT高水平患者PNS复发的风险是低水平的6.750倍,IgG高水平患者PNS复发的风险是低水平的0.07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PCT、IgG是儿童激素敏感型PNS细菌感染性肺炎的影响因素,三者与PNS复发有关,临床可根据IL-6、PCT、IgG水平评估患儿并发细菌性肺炎易感性及病情复发风险,从而为预防性临床干预提供指导。
    12  血清sOSCAR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马文超 ,王琨 ,王小龙 ,谢地成 ,刘磊 ,孙胜 ,苏方成 △
    2024(17):2108-2112.
    [摘要](63) [HTML](0) [PDF 1016.48 K](484)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破骨细胞相关受体(sOSCAR)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PCI术的124例NSTEMI患者为NSTEMI组,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n=31)和预后良好组(n=93),另选取同期100体检健康的志愿者为对照组。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OSCAR水平对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TEMI组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升高,sOSCAR水平降低(P<0.05)。随访1年,124例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5.00%(31/1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和Ang-2升高为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和sOSCAR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ng-2、sOSCAR水平联合预测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65,大于血清Ang-2、sOSCAR水平单独预测的0.791、0.786(P<0.05)。结论NSTEMI患者血清sOSCAR水平与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血清sOSCAR联合Ang-2对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13  血清miRNA-21-5p、miRNA-5189-5p表达水平对行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
    符红霞 ,周治彦 ,王声兴 ,韩一南
    2024(17):2113-2116.
    [摘要](33) [HTML](0) [PDF 1001.67 K](454)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微小RNA(miRNA)-21-5p、miRNA-5189-5p表达水平对行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LRP)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8年9月该院收治的行LRP治疗的213例老年前列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5年随访结局将患者分为预后优良组(87例)和预后不良组(126例)。收集患者术前临床基线资料及血清miRNA-21-5p、miRNA-5189-5p表达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并以独立危险因素构建预后预测模型,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其预测价值。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切缘阳性、血清miRNA-21-5p与miRNA-5189-5p表达水平均为行LRP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以独立危险因素构建联合预测模型,各因素单独预测行LRP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均小于4项联合(P<0.05)。结论血清miRNA-21-5p、miRNA-5189-5p表达水平对行LRP的老年前列腺癌患者预后的预测具有较高价值。
    14  STING、ZEB1在老年宫颈癌患者中的表达及与HPV感染的相关性
    张林光,董涛,印海娟,刘亚丽 △
    2024(17):2117-2120.
    [摘要](19) [HTML](0) [PDF 993.27 K](469)
    摘要:
    目的探讨干扰素基因刺激因子(STING)、E盒锌指结合蛋白1(ZEB1)在老年宫颈癌(CCA)患者中的表达变化及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9月于该院行病理检验的CCA患者62例为CCA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65例为CIN组,正常宫颈者63例为对照组,观察记录各组患者宫颈STING、ZEB1阳性表达率及高危HPV感染情况,并分析STING、ZEB1水平与CCA临床病理特征及高危HPV感染情况的相关性。结果CCA组STING、ZEB1阳性表达率高于CIN组及对照组,CIN组ZEB1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A组HPV16、18检出率高于CIN组及对照组,CIN组HPV16、18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CA患者浸润深度、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与STING、ZEB1阳性表达率有关(P<0.05),肿瘤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与STING阳性表达率有关(P<0.05),CCA患者STING、ZEB1阳性表达率与HPV16、18感染率呈正相关(P<0.05)。结论CCA患者STING、ZEB1阳性表达较高其表达量与FIGO分期、宫颈癌浸润深度、HPV16、18感染有关。STING、ZEB1可能与HPV16、18共同作用于CCA的发生、发展。
    15  血清miR-124、CD146及Angptl2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研究
    李霞 ,王景梅 ,李军华 ,胡艳艳 ,王闪闪 ,毛亚娟 ,武一平 △
    2024(17):2121-2127.
    [摘要](72) [HTML](0) [PDF 1.04 M](493)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微小RNA-124(miR-124)、CD146、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ptl2)与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CAS)斑块稳定性的关系,为ACI患者的早期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邯郸市中心医院就诊的ACI患者191例作为ACI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1例作为对照组。根据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结果将ACI患者分为不稳定斑块组(56例)、稳定斑块组(71例)、无斑块组(64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T-qPCR)技术检测所有对象血清miR-124表达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CD146、Angptl2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CI患者CAS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124、CD146联合Angptl2对ACI患者CAS斑块不稳定的预测价值。结果ACI组血清CD146、Angptl2水平高于对照组,miR-124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ACI患者CAS斑块的稳定性与患者年龄、合并高血压、合并高脂血症、纤维蛋白原(FIB)、血清C反应蛋白(CRP)、血清胱抑素C(CyC)、CD146、Angptl2、miR-124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124下降、CD146升高、Angptl2升高、合并高脂血症是ACI患者CAS斑块稳定性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miR-124、CD146、Angptl2及三项指标联合应用预测ACI患者CAS斑块不稳定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1、0.719、0.781和0.834。结论血清miR-124表达水平及CD146、Angptl2水平是ACI患者CAS斑块不稳定的影响因素,可能参与ACI患者CAS斑块形成及发展过程,三者联合检测对ACI患者CAS斑块不稳定具有较好的预测效能。
    16  血清BHLHE40水平与2型糖尿病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殷兆芳 ,吕晴 △,崔晶刚
    2024(17):2127-2131.
    [摘要](20) [HTML](0) [PDF 1.01 M](473)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基本螺旋-环-螺旋家族成员E40(BHLHE40)水平与2型糖尿病(T2DM)亚临床动脉粥样硬化(SAS)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苏州市立医院全科医学科收治的145例T2DM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是否发生SAS分为SAS组(n=80)和未发生SAS组(n=65)。比较两组患者血清BHLHE40水平及临床资料,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患者血清BHLHE40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CIMT)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T2DM患者发生SAS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BHLHE40水平诊断T2DM患者发生SAS的价值。结果SAS组年龄、糖尿病病程、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CIMT及血清BHLHE40水平高于未发生SA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血清BHLHE40水平与CIMT呈正相关(r=0.671,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年龄、CIMT、LDL-C、血清BHLHE40水平均是T2DM患者发生SAS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BHLHE40诊断T2DM患者发生SAS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42,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73.9%。结论血清BHLHE40水平与T2DM患者发生SAS密切相关,对T2DM患者发生SAS具有诊断价值。
    17  血清Decorin、sAxl和CYTL1水平与膝骨关节炎患者K-L分级的关系研究
    胡国新 ,李太极 ,刘春晖 △
    2024(17):2132-2136.
    [摘要](76) [HTML](0) [PDF 1.00 M](450)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核心蛋白聚糖(Decorin)、可溶性Axl(sAxl)和细胞因子样蛋白1(CYTL1)水平与膝骨关节炎患者Kellgren-Lawrence(K-L)分级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膝骨关节炎患者328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328例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Decorin、sAxl和CYTL1水平,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性关节炎调查量表(WOMAC)评估患者临床症状。采用Spearman法分析血清Decorin、sAxl和CYTL1与K-L分级和WOMAC评分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膝骨关节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Decorin、sAxl和CYTL1对膝骨关节炎Ⅰ~Ⅱ级、Ⅲ~Ⅳ级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Decorin、sAx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YTL1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K-L分级Ⅰ级、Ⅱ级、Ⅲ级、Ⅳ级血清Decorin、sAxl水平和WOMAC评分依次升高(P<0.05),CYTL1水平依次降低(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清Decorin、sAxl与K-L分级和WOMAC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CYTL1与K-L分级和WOMAC评分呈负相关(P<0.05)。Decorin、sAxl高水平、CYTL1低水平为膝骨关节炎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Decorin、sAxl和CYTL1水平对膝骨关节炎Ⅰ~Ⅱ级、Ⅲ~Ⅳ级有一定诊断价值。结论血清Decorin、sAxl和CYTL1水平与膝骨关节炎K-L分级密切相关,均可用于膝骨关节炎Ⅰ~Ⅱ级、Ⅲ~Ⅳ级的辅助诊断。
    18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儿血清miR-29a-3p、THBS2水平与心肺功能的相关性研究
    刘锐 ,罗艳丽 ,田聪 ,高丽芬 ,李珊 ,韩毅
    2024(17):2136-2140.
    [摘要](28) [HTML](0) [PDF 1.43 M](468)
    摘要:
    目的探讨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儿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9a-3p(miR-29a-3p)、血小板反应蛋白2(THBS2)水平与心肺功能的关系。方法纳入2019年7月至2023年9月期间石家庄市中医院收治的136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儿临床体征、心肺功能、症状等分为代偿期组(74例)和失代偿期组(62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血清miR-29a-3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THBS2水平,采用超声诊断仪检测心功能指标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CO),采用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采用肺功能仪检测肺功能指标肺动脉收缩压(PASP)、平均肺动脉压(MPAP)、肺动脉舒张压(PADP)。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儿血清miR-29a-3p、THBS2水平与心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儿病情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miR-29a-3p、THBS2水平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儿病情的评估价值。结果失代偿期组患儿THBS2、CK-MB、cTnI、PASP、MPAP、PADP高于代偿期组(P<0.05),miR-29a-3p、LVEF、CO低于代偿期组(P<0.05)。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儿血清miR-29a-3p与LVEF、CO呈正相关(P<0.05),与CK-MB、cTnI、PASP、MPAP、PADP呈负相关(P<0.05);THBS2与LVEF、CO呈负相关(P<0.05),与CK-MB、cTnI、PASP、MPAP、PADP呈正相关(P<0.05)。miR-29a-3p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儿病情加重的保护因素(P<0.05),THBS2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儿病情加重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miR-29a-3p、THBS2水平单独及联合评估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儿病情程度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7、0.817、0.915。结论血清miR-29a-3p、THBS2水平均是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儿病情的影响因素,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儿病情和心肺功能密切相关,
    19  脐带血检测对早产儿并发症预测作用的研究进展
    董志隆 综述,黄华飞 ,徐志国 △ 审校
    2024(17):2141-2144.
    [摘要](70) [HTML](0) [PDF 1017.81 K](503)
    摘要:
    早产儿并发症发病率高,为新生儿健康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传统的检测方式难以满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的临床需求。因此,发掘早产儿并发症的预测因素有着积极的临床意义。脐带血中含有各类丰富的生物标志物,且具备易获取、对婴儿无伤害等优势,是理想的检测标本。有很多研究探索了脐带血中的标志物单独或联合检测用于各类早产儿并发症的预测价值,以促进早产儿并发症的提前干预并改善疾病的预后。该文对脐带血检测用于预测各类早产儿并发症的作用进行了综述。
    20  NLRP-3炎症小体及下游因子IL-1β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疾病活动度及关节功能的相关性
    耿学丽 ,赵春楠 ,张泽智 ,刘艳伶 ,丁佩剑
    2024(17):2145-2147.
    [摘要](35) [HTML](0) [PDF 973.42 K](450)
    摘要:
    目的探讨亮氨酸富集的核苷酸结合寡聚结构域3(NLRP-3)炎症小体及下游因子白细胞介素(IL)-1β水平与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疾病活动度和关节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11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100例RA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于同期在该院进行体检的100例健康受试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IL-1β、IL-2、IL-17、NLRP-3水平,采用28个关节的平均疾病活动性(DAS28)评分评价关节功能,并根据DAS28评分将研究组患者分为疾病缓解组(n=19)、疾病活动组(n=45)、疾病高度活动组(n=36)。结果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2、IL-17和NLRP-3炎症小体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随着疾病活动度的增加,RA患者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2、IL-17、NLRP-3炎症小体水平及DAS28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RA患者血清IL-1β、IL-2、IL-17、NLRP-3水平与DAS28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RA患者血清NLRP-3炎症小体及下游因子IL-1β水平呈高表达,并与疾病活动度呈正相关。
    21  外周血LMR、RP%、IgG、ALB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诊断及病情评估价值
    徐小凡 ,李一鸣 ,徐小虎 ,代义龙 ,金呈强 △
    2024(17):2148-2151.
    [摘要](64) [HTML](0) [PDF 995.39 K](440)
    摘要:
    目的探讨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网织血小板比率(RP%)、免疫球蛋白G(IgG)、白蛋白(ALB)对儿童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诊断及病情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3年7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145例ITP患儿作为ITP组,根据血小板计数(PLT)分为轻度组27例,中度组52例,重度组36例,极重度组30例,选取同期体检健康的75例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ITP组与对照组,以及不同病情严重程度组别ITP患儿LMR、RP%、IgG、ALB水平差异;采取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ITP发生的独立预测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LMR、RP%、IgG、ALB单独及联合检测对ITP的诊断及病情预测价值。结果ITP组PLT、LMR、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ALB水平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RP%、中性粒细胞计数(NEU)、IgG水平均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疾病严重程度增高ITP患儿RP%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和极重度组IgG、ALB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MR、RP%、IgG、ALB均为诊断儿童ITP的独立预测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LMR、RP%、IgG、ALB 4项联合预测儿童ITP发生的AUC为0.993 1,高于单项指标预测。结论RP%、IgG、ALB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LMR、RP%、IgG、ALB联合检测对儿童ITP的诊断及病情评估有较高的价值。
    22  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SIRT1、CCL3表达水平与肾功能转归的关系
    张阳扬,吴梦迪,陈冬梅
    2024(17):2151-2155.
    [摘要](44) [HTML](0) [PDF 1020.04 K](469)
    摘要:
    目的探讨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血清沉默信息调节因子2相关酶1(SIRT1)、细胞因子配体3(CCL3)表达水平与肾功能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3例脓毒症合并急性肾损伤(SAKI)患者作为研究组,以及同期收治的100例单纯脓毒症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两组血清SIRT1、CCL3水平。根据入院治疗28 d后脓毒征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肾小球滤过率(GFR)分为预后良好组(n=75)及预后不良组(n=28)。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IRT1、CCL3水平对SAKI患者肾功能转归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SAKI患者肾功能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血清SIRT1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CCL3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SIRT1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P<0.05),CCL3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SIRT1、CCL3预测SAKI患者肾功能转归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1、0.828,二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09,大于单独预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多器官衰竭、SIRT1≤4.13 ng/mL、CCL3≥20.67 pg/mL均是SAKI患者肾功能转归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血清SIRT1、CCL3水平与肾功能转归密切相关,有望成为脓毒症相关急性肾损伤患者的肾功能预后生物学指标。
    23  CD24联合TyG指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诊断价值
    李闯 王侠 娄运伟
    2024(17):2155-2158.
    [摘要](34) [HTML](0) [PDF 1.43 M](435)
    摘要:
    目的探究CD24联合甘油三酯葡萄糖乘积指数(TyG指数)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3年2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诊断为NAFLD的50例患者作为NAFLD组,选取同期该院体检中心27例无NAFLD的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外周血中性粒细胞CD24的表达和其他实验室参数,分析NAFLD发生的危险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D24、TyG指数对NAFLD的诊断价值。结果NAFLD组与对照组CD24和TyG指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D24和TyG指数均是NAFL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CD24联合TyG指数诊断NAFLD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3,显著大于CD24和TyG指数单一诊断(0.774、0.877)。结论CD24和TyG指数均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CD24联合TyG指数对NAFLD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24  凝血指标及D-二聚体对早期稽留流产患者的预测价值
    郭婧 ,魏杏茹 ,闫薇 ,高洁凡 ,王峰 △
    2024(17):2159-2161.
    [摘要](48) [HTML](0) [PDF 970.01 K](460)
    摘要:
    目的探讨凝血指标、D-二聚体对妊娠早期发生稽留流产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保定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80例妊娠早期发生稽留流产的患者作为早期稽留组,另选取该院同期80例正常妊娠的孕妇作为正常妊娠组。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并比较凝血指标[纤维蛋白原(Fbg)、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D-二聚体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妊娠早期稽留流产发生的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凝血指标、D-二聚体对妊娠早期稽留流产发生的预测价值。结果早期稽留组流产史和吸烟史占比高于正常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稽留组PT、TT、APTT及D-二聚体水平高于正常妊娠组,Fbg水平低于正常妊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流产史、吸烟史、Fbg、PT、TT、APTT、D-二聚体都是妊娠早期稽留流产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凝血指标Fbg、PT、TT、APTT及D-二聚体预测妊娠早期稽留流产发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20、0.676、0.736、0.632、0.747,5项指标联合检测的AUC最大,为0.887。结论凝血指标和D-二聚体的表达水平与妇女在妊娠早期稽留流产的发生密切相关,并且联合检测对早期稽留流产发生的预测价值最高。
    25  EBV-DNA、SAA/PCT对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诊断价值
    陈志国 ,章波 ,邓良兵 △,金德华
    2024(17):2162-2165.
    [摘要](31) [HTML](0) [PDF 990.87 K](446)
    摘要:
    目的探讨EB病毒DNA(EBV-DNA)载量、淀粉样蛋白A(SAA)与降钙素原(PCT)比值(SAA/PCT)诊断小儿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的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收治的86例IM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86例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EBV-DNA载量、血清SAA、PCT水平及SAA/PCT,分析EBV-DNA载量、SAA/PCT对IM的交互作用以及对IM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外周血EBV-DNA载量、血清SAA水平及SAA/PCT高于对照组,PC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外周血EBV-DNA载量与血清SAA水平、SAA/PCT呈正相关(r=0.709、0.718,均P<0.001);EBV-DNA载量高水平与SAA/PCT高水平在IM中呈正向交互作用(P<0.05);EBV-DNA载量、SAA/PCT联合诊断IM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9,大于二者单独诊断(P<0.05)。结论外周血EBV-DNA载量与血清SAA/PCT联合检测对小儿IM有较高的诊断效能。
    26  血清SDC-1、TNC与多发伤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MODS的预测效能研究
    范家伟,康超,马友运,张波,许泰瑞 △
    2024(17):2165-2169.
    [摘要](16) [HTML](0) [PDF 1.44 M](462)
    摘要:
    目的探讨多发伤患者血清多配体蛋白聚糖-1(SDC-1)、肌腱蛋白C(TNC)与病情严重程度的关系及对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预测效能。方法选取该院2021年7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94例多发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损伤严重度评分(ISS)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组,分别为28、34、32例,根据MODS标准将患者分为发生组(34例)和未发生组(60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血清SDC-1、TNC水平,Spearman法分析多发伤患者血清SDC-1、TNC与ISS评分的相关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DC-1、TNC对多发伤患者发生MODS的预测价值。结果重度组患者血清SDC-1、TNC水平和ISS评分、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Hb)、降钙素原(PCT)、血乳酸(Lac)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中度组患者血清SDC-1、TNC水平和ISS评分、WBC、Hb、PCT、Lac高于轻度组(P<0.05)。多发伤患者血清SDC-1和TNC水平与ISS评分均呈正相关(r=0.477、0.592,均P<0.05)。MODS发生组患者血清SDC-1、TNC水平高于未发生组(P<0.001)。血清SDC-1、TNC联合预测多发伤患者发生MODS的曲线下面积为0.960,优于二者单独预测。结论多发伤患者血清SDC-1和TNC水平与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对多发伤患者发生MODS具有良好的预测价值。
    27  血清pNF-H、Prdx6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变性、认知障碍的关系
    姜雯静,聂俊英 △
    2024(17):2169-2173.
    [摘要](22) [HTML](0) [PDF 1018.67 K](285)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磷酸化神经丝重链(pNF-H)、过氧化物还原蛋白6(Prdx6)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LS)患者脑白质变性、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5月至2023年5月该院收治的9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血清pNF-H、Prdx6水平。根据Fazekas评分将9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有脑白质变性组(变性组,n=52)和无脑白质变性组(无变性组,n=46),根据蒙特利尔认知功能评估(MoCA)评分将98例腔隙性脑梗死患者分为认知正常组(n=74)和认知障碍组(n=24),比较不同性质LS患者的血清pNF-H、Prdx6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血清pNF-H、Prdx6水平对LS患者认知障碍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LS患者认知障碍的影响因素。结果变性组血清pNF-H水平高于无变性组(P<0.05),血清Prdx6水平低于无变性组(P<0.05)。认知障碍组血清pNF-H水平高于认知正常组(P<0.05),血清Prdx6水平低于认知正常组(P<0.05)。血清pNF-H、Prdx6及二者联合预测LS患者认知障碍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51、0.824、0.924。认知障碍组饮酒史比例、高血压史比例、年龄、总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均高于认知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Hcy、pNF-H、Prdx6均是LS患者认知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血清pNF-H、Prdx6水平与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脑白质变性、认知障碍有关,脑白质变性/认知障碍者血清pNF-H水平升高、Prdx6水平降低,二者有望作为评估腔隙性脑梗死患者认知障碍的潜在标志物。
    28  卵巢癌患者血清CK18、HOXB7水平与化疗效果及预后的关系研究
    秦明丽,詹平,王霞
    2024(17):2173-2176.
    [摘要](46) [HTML](0) [PDF 1.33 M](323)
    摘要:
    目的探讨卵巢癌患者血清细胞角蛋白18(CK18)、同源盒蛋白B7(HOXB7)水平与化疗效果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18年6月1日至2020年6月1日该院收治的148例卵巢癌化疗患者作为卵巢癌组,招募同期在该院体检的140例健康女性作为对照组。根据化疗效果将卵巢癌患者分为化疗有效组(76例)和化疗无效组(7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CK18、HOXB7水平;对卵巢癌患者随访3年,根据预后差异分为存活组(110例)和死亡组(38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K18、HOXB7水平对预后的预测价值,多因素COX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因素。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卵巢癌组血清CK18水平降低、HOXB7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化疗有效组比较,化疗无效组血清CK18水平降低,HOXB7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年龄、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Ⅲ~Ⅳ期、低分化患者比例及HOXB7水平高于存活组,CK18水平低于存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CK18、HOXB7及二者联合预测卵巢癌患者3年发生死亡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75、0.861、0.937;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提示,CK18水平降低是卵巢癌患者3年死亡的保护因素,HOXB7水平升高是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卵巢癌患者血清CK18水平降低、HOXB7水平升高,二者与化疗效果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可能成为卵巢癌患者预后评估的分子标志物。

    创刊:1980年

    编辑部主任:张耀元

    国际标准刊号:1673-4130

    国内统一刊号:50-1176/R

    国内邮发代号:78-26

    国外发行代号:SM 6575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