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第1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论著
    • 血清Flt3L、PGRN水平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疾病危险度、疾病转归的关系

      2025(13):1537-1541.

      摘要 (25) HTML (0) PDF 934.07 K (13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FMS 样酪氨酸激酶3配体(Flt3L)、颗粒蛋白前体(PGRN)水平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疾病危险度、疾病转归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1年9月该院收治的104例ALL患者作为研究对象。ALL患者根据按疾病危险度分为低危组(n=34)、中危组(n=39)、高危组(n=31)。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入院时血清Flt3L、PGRN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ALL患者血清Flt3L、PGRN与ALL疾病危险度的关系。根据ALL患者的随访结果分为预后良好组(n=81)和预后不良组(n=23)。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血清Flt3L、PGRN对ALL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以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ALL患者预后危险因素。结果低危组、中危组血清Flt3L水平高于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危组、中危组血清PGRN水平低于高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LL患者血清Flt3L与ALL疾病危险度呈负相关(r=-0.461、0.593,P<0.05);ALL患者血清PGRN与ALL疾病危险度呈正相关(r=0.593,P<0.05)。预后不良组白细胞计数≥50×10 9/L占比、血红蛋白<90 g/L占比、血清PGRN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血清Flt3L水平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Flt3L、PGRN评估ALL患者预后的AUC分别为0.762(95%CI:0.717~0.816)、0.815(95%CI:0.764~0.863)、0.915(95%CI:0.866~0.964)。白细胞计数≥50×10 9/L、血红蛋白<90 g/L、Flt3L<92.07 pg/mL,PGRN≥335.14 pg/mL是影响ALL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ALL患者血清Flt3L、PGRN水平与ALL疾病危险度和疾病转归有关,二者联合检测对成年ALL患者的预后具有良好的评估价值。

    • 脱偶联蛋白2、泛素相关蛋白样因子 2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估价值研究

      2025(13):1542-1547.

      摘要 (25) HTML (0) PDF 3.61 M (1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脱偶联蛋白2(UCP2)、泛素相关蛋白样因子2(UBAP2L)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的表达及预后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1年3月在该院进行手术治疗的94例NSCL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和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UCP2蛋白、UBAP2L蛋白及UCP2 mRNA、UBAP2L mRNA表达。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NSCLC中UCP2 mRNA与UBAP2L mRNA的相关性。Kaplan-Meier曲线分析不同UCP2 mRNA、UBAP2L mRNA表达的NSCLC患者生存率差异,采用多因素Cox回归分析NSCLC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NSCLC患者癌组织UCP2蛋白、UBAP2L蛋白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癌组织UCP2 mRNA、UBAP2L mRNA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UCP2 mRNA、UBAP2L mRNA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SCLC患者UCP2 mRNA与UBAP2L mRNA表达呈正相关(r=0.721,P<0.001)。NSCLC患者癌组织UCP2 mRNA、UBAP2L mRNA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UCP2 mRNA高表达组、UCP2 mRNA低表达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BAP2L mRNA高表达组、UBAP2L mRNA低表达组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NM分期ⅢA期、有淋巴结转移、UCP2 mRNA高表达、UBAP2L mRNA高表达是影响NSCLC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NSCLC患者UCP2蛋白、UBAP2L蛋白及UCP2 mRNA、UBAP2L mRNA表达均上调,UCP2 mRNA、UBAP2L mRNA有助于评估NSCLC患者的生存预后。

    • 河南地区家庭聚集性幽门螺杆菌感染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

      2025(13):1548-1553.

      摘要 (21) HTML (0) PDF 1.71 M (1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河南地区家庭聚集性幽门螺杆菌(Hp)感染预测模型构建与验证。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8月在该院进行体检的240例来自河南地区不同家庭的Hp感染者(建模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病理检测研究对象家中是否出现家庭聚集性Hp感染而将其分为发生组97例及未发生组143例,收集其临床资料,进行危险因素分析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另选取2023年9月至2024年3月在该院进行体检的110例来自河南地区不同家庭的Hp感染患者作为验证组,收集其临床资料,对列线图预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两组家庭最高文化程度、共同生活人数、家庭年收入、公筷使用、分餐、外出就餐频率及家庭成员合并胃部疾病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患者家庭最高文化程度、共同生活人数、家庭年收入、公筷使用、分餐、外出就餐频率及家庭成员合并胃部疾病为独立危险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的曲线下面积为0.728(95%CI:0.663~0.793),灵敏度为0.701,特异度为0.657,截断值为0.417,列线图预测模型拟合度较好(χ 2=5.532,P>0.05)。结论构建河南地区家庭聚集性Hp感染预测模型可有效识别高风险患者,对其日常生活习惯提出修改建议,降低家庭聚集性Hp感染发生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外周血CX3CL1、CCL5与AR患者NLRP3 mRNA表达、IL-1β、IL-18及Treg/Th17比值失衡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

      2025(13):1554-1560.

      摘要 (21) HTML (0) PDF 1.43 M (1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C-X3-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CX3CL1)、C-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5(CCL5)与变应性鼻炎(AR)患者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mRNA表达、白细胞介素(IL)-1β、IL-18及调节性T细胞(Treg)/辅助性T细胞17(Th17)比值失衡的相关性及其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3年1—10月该院收治的AR患者143例作为AR组,另选取同期该院体检健康志愿者143例作为对照组。AR组根据AR病情分为中重度AR组和轻度AR组。采用Pearson、Spearman相关性分析AR患者外周血CX3CL1、CCL5与NLRP3 mRNA表达、血清IL-1β、IL-18和Treg、Th17、Treg/Th17比值的相关性。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R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外周血CX3CL1、CCL5、NLRP3 mRNA、Treg/Th17比值对AR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轻度AR组和中重度AR组外周血CX3CL1、CCL5水平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AR组IL-1β、IL-18、Th17细胞比例和NLRP3 mRNA表达高于轻度AR组,Treg细胞比例和Treg/Th17比值低于轻度A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3CL1、CCL5与IL-1β、IL-18、Th17细胞比例和NLRP3 mRNA表达呈正相关,与Treg细胞比例和Treg/Th17比值呈负相关(P<0.05)。与对照组比较,AR组AR家族史占比、总免疫球蛋白 E、居住或职业接触粉尘占比和CX3CL1、CCL5、IL-1β、IL-18、Th17细胞比例及NLRP3 mRNA表达升高,Treg细胞比例和Treg/Th17比值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AR家族史、居住或职业接触粉尘、NLRP3 mRNA、CX3CL1、CCL5为AR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Treg/Th17比值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外周血CX3CL1、CCL5、NLRP3 mRNA、Treg/Th17比值四项联合诊断AR的曲线下面积为0.945,大于外周血CX3CL1、CCL5、NLRP3 mRNA、Treg/Th17比值单独诊断的0.808、0.790、0.800、0.797(Z=6.245、5.715、5.881、5.347,P<0.001)。结论外周血CX3CL1、CCL5水平升高与AR病情严重程度有关,二者可能通过调节NLRP3炎症小体和Treg/Th17比值失衡参与AR发生、发展,CX3CL1、CCL5、NLRP3 mRNA、Treg/Th17比值联合检测对AR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

    • 血清PAGln、SCFAs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室重塑及预后的关系

      2025(13):1561-1567.

      摘要 (14) HTML (0) PDF 1.02 M (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苯乙酰谷氨酰胺(PAGln)、短链脂肪酸(SCFAs)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室重塑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治疗的CHF患者267例作为CHF组,另选取同期该院的体检健康者100例作为对照组。CHF组根据1年内预后分为不良预后组(63例)和良好预后组(204例)。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PAGln、SCFAs(乙酸、丙酸、丁酸)水平,超声心动图检查记录心室重塑指标[左心室心肌质量指数(LVMI)、舒张末期室间隔厚度(IVST)、左心室后壁厚度(LVPWT)、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PAGln、SCFAs水平与CHF患者LVMI、IVST、LVPWT、LVEDD的相关性。建立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确定CHF患者不良预后的因素,并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PAGln、SCFAs水平对CHF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CHF组血清PAGln水平高于对照组,乙酸、丙酸、丁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CHF组LVMI、IVST、LVPWT、LVEDD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PAGln水平与CHF患者LVMI、IVST、LVPWT、LVEDD呈正相关(P<0.05);乙酸、丙酸、丁酸水平与CHF患者LVMI、IVST、LVPWT、LVEDD呈负相关(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CHF病程、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心房颤动、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N末端前体B型钠尿肽(NT-proBNP)、PAGln、乙酸、丙酸、丁酸与CHF患者不良预后有关(P<0.05)。CHF患者不良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为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心房颤动、NT-proBNP升高、PAGln升高,独立保护因素为LVEF升高、乙酸升高、丙酸升高、丁酸升高(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PAGln、SCFAs水平二者联合预测的曲线下面积为0.881,大于血清PAGln、SCFAs水平单独预测的0.800、0.789(P<0.05)。结论血清PAGln水平升高、SCFAs水平降低与CHF患者心室重塑和不良预后密切相关,血清PAGln、SCFAs水平联合对CHF患者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 circ_0009910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2025(13):1568-1574.

      摘要 (7) HTML (0) PDF 4.59 M (1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环状RNA_0009910(circ_0009910)对非小细胞肺癌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将A549细胞随机分组并进行转染,分为 si-NC组、si-circ_0009910组、miR-NC组、miR-34a-5p组、si-circ_0009910+anti-miR-NC组、si-circ_0009910+anti-miR-34a-5p 组。转染成功后,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双荧光素酶报告试验验证circ_0009910的靶基因,流式细胞术检测A549细胞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2(Bcl-2)、跨膜受体蛋白1(Notch1)、细胞增殖相关核抗原(Ki-67)、Bcl-2相关X蛋白(Bax)、半胱天冬酶-3(Caspase-3)表达。皮下注射si-NC组、si-circ_0009910组、miR-NC组、miR-34a-5p组、si-circ_0009910+anti-miR-NC组、si-circ_0009910+anti-miR-34a-5p 组细胞到雄性裸鼠腹部,并建立活体异种移植小鼠模型。检测各组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以及小鼠肿瘤组织内相关蛋白表达。结果与si-NC组相比,si-circ_0009910组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明显下降,且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Ki-67、Notch1、Bcl-2表达明显减少,Bax、Caspase-3表达明显增多(P<0.05)。与miR-NC组相比,miR-34a-5p组A549细胞的成功转染野生型-circ_0009910后,细胞内的荧光素酶活性显著下降(P<0.05)。与si-NC 组相比,si-circ_0009910组miR-34a-5p表达上调;与miR-NC组比较,miR-34a-5p 组A549细胞增殖力弱,细胞凋亡率高,Bcl-2、Notch1、Ki-67表达下调,Bax、Caspase-3表达上调(P<0.05);与si-circ_0009910+anti-miR-NC组相比,si-circ_0009910+anti-miR-34a-5p组A549细胞的增殖能力更强,细胞凋亡率下降,Bcl-2 、Notch1、Ki-67表达上调,Bax、Caspase-3表达下调(P<0.05)。与si-NC组比较,si-circ_0009910组小鼠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明显减小,肿瘤组织内Notch1、Ki-67、Bcl-2表达明显下调,Bax、Caspase-3表达明显上调;与miR-NC组比较,miR-34a-5p组小鼠肿瘤体积和肿瘤重量明显减小,miR-34a-5p组小鼠肿瘤组织内Notch1、Ki-67、Bcl-2 表达明显下调,Bax、Caspase-3 表达明显上调;miR-34a-5p组小鼠肿瘤组织内Notch1、Ki-67、Bcl-2 表达明显下调,Bax、Caspase-3 表达明显上调,肿瘤组织内Notch1、Ki-67、Bcl-2表达显著上调,Bax、Caspase-3表达显著下调。结论circ_0009910低表达能够抑制A549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其调控机制可能与 miR-34a-5p/Notch1信号通路有关。

    • 基于DTT-结晶紫的DNA定量方法的建立

      2025(13):1575-1580.

      摘要 (6) HTML (0) PDF 1.43 M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建立一种基于二硫苏糖醇(DTT)-结晶紫的DNA定量方法。方法将DTT用于结晶紫的脱色处理后,与不同浓度的λ-DNA和鱼精DNA标准品或标准样本混合,利用酶标仪在595 nm波长读取吸光度,并与紫外吸光法的结果进行比较。DTT-结晶紫法和紫外吸光法对质粒样本浓度及宫颈脱落细胞基因组DNA 样本浓度进行测量比较。以牛血清白蛋白(BSA)模拟蛋白杂质评价两种方法对蛋白杂质的耐受性。结果在测定λ-DNA和鱼精DNA时,DTT-结晶紫法在595 nm处的吸光度与DNA浓度之间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 2>0.95)。DTT-结晶紫法测量标准样本浓度与所配制的标准样本理论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DTT-结晶紫法和紫外吸光法测量质粒样本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紫外吸光法与DTT结晶紫法测量宫颈脱落细胞基因组DNA样本浓度呈正相关(r=0.94,P<0.01)。紫外吸光法测量含BSA为1 μg/μL的DNA标准样本浓度显著高于对照样本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DTT-结晶紫法并未受到BSA的显著影响(P>0.05)。结论DTT-结晶紫法相较于现有的DNA定量方法具有明显优势,适用于科研和临床中的DNA定量分析。

    • 黄芪含药血清通过上调HSP70表达抑制C2C12成肌细胞凋亡

      2025(13):1581-1585.

      摘要 (9) HTML (0) PDF 5.74 M (12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黄芪含药血清抑制C2C12成肌细胞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过氧化氢(H2O2)诱导C2C12成肌细胞建立细胞凋亡模型,细胞分为对照组、模型组、黄芪含药血清低剂量组、黄芪含药血清高剂量组、空白组、HSP70组、凋亡组、H2O2+HSP70组。C2C12成肌细胞活力通过CCK-8检测。流式细胞术实验检测C2C12成肌细胞的凋亡。蛋白质印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Bcl)-2、Bcl-2相关蛋白X(Bax)、活化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leaved caspase-3)、热休克蛋白70(HSP70)表达。2′,7′-二氯二氢荧光素二乙酸酯染色用于测量C2C12成肌细胞中活性氧(ROS)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含药血清可显著降低H2O2诱导的C2C12成肌细胞凋亡率及ROS水平和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增加Bcl-2、HSP70蛋白表达并存在剂量依赖性。过表达HSP70后,与凋亡组组比较,H2O2+HSP70组C2C12成肌细胞凋亡率及ROS水平和cleaved caspase-3、Bax表达显著降低,Bcl-2表达显著升高。结论黄芪含药血清可通过上调HSP70表达抑制C2C12成肌细胞凋亡。

    • 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

      2025(13):1586-1591.

      摘要 (24) HTML (0) PDF 1.10 M (13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肿瘤标志物在肺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4年3月在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诊断为肺癌的患者138例(肺癌组)、肺部良性疾病患者52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对各组临床资料、血清肿瘤标志物[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癌胚抗原(CEA)、胃泌素释放肽前体(ProGRP)和鳞状细胞癌相关抗原(SCC)]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年龄、吸烟史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组血清NSE、CYFRA21-1、CEA、ProGRP、SC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年龄、CYFRA21-1、CEA水平均是肺癌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年龄、CEA、CYFRA21-1四者联合诊断肺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6(95%CI:0.865~0.947),高于各指标的单独诊断AUC。Ⅰ~Ⅱ期组血清CYFR21-1与CEA水平明显低于Ⅲ~Ⅳ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YFRA21-1、CEA水平均是肺癌分期Ⅲ~Ⅳ期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EA、CYFRA21-1对肺癌分期Ⅲ~Ⅳ期的单独诊断AUC分别为0.750(95%CI:0.667~0.832)、0.771(95%CI:0.691~0.852);二者联合诊断的AUC为0.834(95%CI:0.765~0.902),灵敏度为58.9%,特异度为95.3%。结论吸烟史、年龄、CEA、CYFRA21-1可能是肺癌诊断和预测的潜在生物标志物,尤其是CEA、CYFRA21-1,对肺癌分期Ⅲ~Ⅳ期亦具有重要意义。

    • AHF患者血清氯离子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

      2025(13):1591-1596.

      摘要 (6) HTML (0) PDF 1.43 M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心力衰竭(AHF)患者血清氯离子(Cl -)水平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20年9月至2023年3月该院收治的AHF患者289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并检测患者入院时、出院时血清Cl -水平,计算Cl -水平变化差值(ΔCl -)。AHF患者根据随访期间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和预后良好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及利用rms包中的函数绘制限制性立方样条(RCS)曲线,分析血清ΔCl -水平与AHF不良预后之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ΔCl -水平在预测AHF患者出院1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方面的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年龄、合并房颤占比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出院时Cl -水平均低于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脑利钠肽(BNP)和ΔCl -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VEF是AHF预后不良的独立保护因素,年龄、BNP和ΔCl -水平是AHF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CS曲线分析结果表明,ΔCl -水平与AHF患者在出院后1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之间存在显著的线性关系。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ΔCl -水平在预测AHF患者出院1年内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风险方面的曲线下面积为0.857,灵敏度为88.37%,特异度为69.46%。结论AHF患者血清Cl -水平变化与AHF患者预后有关,通过监测AHF患者血清Cl -水平可以指导其临床早期干预。

    • 宫颈癌组织中circ-UBAP2、Rac1表达及与放疗疗效、预后的关系

      2025(13):1597-1602.

      摘要 (10) HTML (0) PDF 1.53 M (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宫颈癌组织中环状RNA泛素关联蛋白2(circ-UBAP2)、Ras相关C3肉毒毒素底物1(Rac1)表达及与放疗疗效、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该院收治的宫颈癌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检测患者癌组织与癌旁组织中circ-UBAP2、Rac1表达情况。记录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放疗疗效分为放疗有效患者(n=62)与放疗无效患者(n=34),分析circ-UBAP2、Rac1表达与放疗疗效的关系。随访患者3年生存情况,并分为生存组(n=81)与死亡组(n=15),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Kaplan-Meier分析circ-UBAP2、Rac1表达与患者的生存预后的关系,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影响的危险因素。结果癌组织中circ-UBAP2表达、Rac1表达阳性率均高于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circ-UBAP2、Rac1高表达患者放疗有效率均低于circ-UBAP2、Rac1低表达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组织中circ-UBAP2与Rac1高表达患者3年总生存率、平均生存时长相较于circ-UBAP2与Rac1低表达患者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临床分期、肿瘤分化程度、circ-UBAP2、Rac1表达、淋巴结转移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临床分期Ⅱb~Ⅲ期、肿瘤分化程度低分化、circ-UBAP2、Rac1高表达、有淋巴结转移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circ-UBAP2和Rac1在宫颈癌组织中异常高表达,与放疗疗效及预后有关。

    • 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和生殖因子水平与女性不良妊娠的关系

      2025(13):1603-1607.

      摘要 (3) HTML (0) PDF 910.42 K (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和生殖因子水平与女性不良妊娠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4年6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榆林医院和榆林市中医医院进行产前检查并最终分娩的孕妇105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孕妇的随访观察,其中不良妊娠孕妇29例(不良妊娠组),正常妊娠孕妇76例(良好妊娠组)。分别对不良妊娠组与良好妊娠组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和生殖因子水平及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不良妊娠组与良好妊娠组外周血常染色体、性染色体数目及结构占比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妊娠组抗缪勒管激素(AMH)水平高于良好妊娠组,雌二醇(E2)、孕酮(P)水平低于良好妊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染色体数目异常、常染色体结构异常、性染色体数目异常、性染色体结构异常、AMH均与不良妊娠结局呈正相关(r=0.369、0.445、0.528、0.665、0.785,P<0.05),E2及P与不良妊娠结局呈负相关(r=-0.865、-0.562,P<0.05)。结论外周血染色体核型和生殖因子水平与女性不良妊娠有关,通过了解这些生物标志物与染色体异常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好地预测和管理不良妊娠结局,提高生育治疗的精准性。

    • 血清CXCL9、NG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

      2025(13):1608-1613.

      摘要 (3) HTML (0) PDF 1.04 M (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9(CXCL9)和神经颗粒素(NG)水平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徐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93例确诊AIS的患者(病例组)为研究对象。另同期选取80例性别、年龄相近于病例组的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病例组根据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分为轻度组(n=27)、中度组(n=41)和重度组(n=25),治疗后3个月根据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为预后良好组(n=71)和预后不良组(n=22)。各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CXCL9和NG水平,并收集其他临床资料。血清CXCL9、NG与NIHSS评分和mRS评分相关性采用Pearson积矩相关分析,预后不良影响因素用Logistic回归分析,预后不良预测价值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病例组血清CXCL9、NG水平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轻度组比较,中度组和重度组血清CXCL9、NG水平升高;重度组血清CXCL9、NG水平高于中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CXCL9、NG与NIHSS评分、mRS评分呈正相关(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脑梗死体积更大,病情更严重,血清CXCL9、NG水平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血清CXCL9、NG升高是AIS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67、1.589,P<0.05)。血清CXCL9、NG及二者联合预测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28、0.809、0.931,二者联合的预测价值大于单一指标(Z=2.556、2.783,P<0.05)。结论血清CXCL9、NG在AIS患者中表达上调并与病情及预后相关,早期联合检测可辅助临床评估病情程度及预测预后不良风险。

    • 血清CRP/Alb比值、CysC、PCT及SAA水平对上尿路结石患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尿路感染的预测价值

      2025(13):1614-1619.

      摘要 (9) HTML (0) PDF 2.45 M (12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蛋白(Alb)比值、胱抑素C(CysC)、降钙素原(PCT)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对上尿路结石患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尿路感染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至2024年1月于该院进行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的上尿路结石患者127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根据其术后尿路感染情况分为感染组(n=66)和未感染组(n=61)。分析感染组病原菌分布情况,以及两组临床资料、CRP/Alb比值、CysC、PCT、SAA水平比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发生术后尿路感染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RP/Alb比值、CysC、PCT和SAA水平对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预测价值。结果感染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44(66.67%)]。感染组吸烟史、手术时长≥60 min占比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感染组CRP/Alb比值、CysC、SAA和PCT水平高于未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吸烟史、手术时长≥60 min,CRP/Alb比值、CysC、SAA、PCT水平上调是患者发生术后尿路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CRP/Alb比值、CysC、SAA、PCT联合预测患者术后尿路感染的灵敏度为89.41%,特异度为90.22%,曲线下面积(AUC)为0.933,联合预测的AUC高于CysC、SAA、PCT单独预测的AUC(Z=3.564、2.846、2.644,P<0.05)。结论血清CRP/Alb比值、CysC、PCT、SAA水平对上尿路结石患者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尿路感染具有重要的预测价值。

    • 甲状腺癌组织miR-873-5p、CXCL16表达及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研究

      2025(13):1620-1625.

      摘要 (7) HTML (0) PDF 1.16 M (1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癌组织微小核糖核酸-873-5p(miR-873-5p)、C-X-C基序趋化因子配体16(CXCL16)表达及与病理参数和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南京市第二医院接受手术的甲状腺癌患者125例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部分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iR-873-5p、CXCL16 mRNA表达。通过在线数据库预测miR-873-5p与CXCL16的结合位点。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miR-873-5p与CXCL16 mRNA表达的相关性,以及miR-873-5p、CXCL16 mRNA表达与病理参数的相关性。根据甲状腺癌组织miR-873-5p、CXCL16 mRNA表达的中位数分为高、低表达,Kaplan-Meier法绘制miR-873-5p、CXCL16 mRNA高、低表达患者生存曲线。以甲状腺癌患者生存状态为因变量,Cox回归确定miR-873-5p、CXCL16 mRNA表达与甲状腺癌患者死亡的关系。结果甲状腺癌组织miR-873-5p、CXCL16 mRNA表达为0.83±0.12、1.54±0.25,癌旁组织表达为1.13±0.15、0.98±0.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60、21.089,P<0.001)。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甲状腺癌组织miR-873-5p与CXCL16 mRNA表达呈负相关(r=-0.722,P<0.001)。甲状腺癌组织miR-873-5p表达与病理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负相关(r=-0.510、-0.262、-0.315,P<0.05),CXCL16 mRNA表达与病理类型、TNM分期、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93、0.275、0.314,P<0.05)。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miR-873-5p高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高于miR-873-5p低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CXCL16 mRNA高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低于CXCL16 mRNA低表达患者5年总生存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11.328、10.514,均P=0.001)。miR-873-5p≥0.84为甲状腺癌患者死亡的独立保护因素,CXCL16 mRNA≥1.55为甲状腺癌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甲状腺癌组织miR-873-5p、CXCL16 mRNA表达与病理参数和预后有关,可能成为甲状腺癌患者预后的标志物。

    • 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SII、RDW及25(OH)D水平与衰弱指数的关系

      2025(13):1626-1630.

      摘要 (11) HTML (0) PDF 1.47 M (1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及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衰弱指数的关系。方法收集2023年3月至2024年3月该院收治的197例老年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临床衰弱水平量表评分将患者分为衰弱组(106例)和未衰弱组(91例)。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及SII、RDW、25(OH)D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SII、RDW及25(OH)D水平与老年T2DM患者衰弱指数的相关性。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T2DM患者衰弱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与未衰弱组相比,衰弱组女性及1年内跌倒史占比、年龄升高,而体重指数、男性占比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衰弱组SII、RDW水平均低于衰弱组,25(OH)D水平高于衰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老年T2DM患者SII、RDW水平与衰弱指数呈正相关,25(OH)D水平与衰弱指数呈负相关(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女性、年龄≥74.25岁、SII≥938.36、RDW≥15.19%、25(OH)D≥48.42 nmol/L均为老年T2DM出现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T2DM患者SII、RDW及25(OH)D水平与衰弱指数有关。

    • 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与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

      2025(13):1631-1635.

      摘要 (18) HTML (0) PDF 937.39 K (12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系统性免疫炎症指数(SII)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2月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红会医院收治的92例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8 d存活情况分为生存组(n=69)和死亡组(n=23)。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患者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及血小板计数,计算SII。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SII对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结果生存组血小板、中性粒细胞、SII、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低于死亡组,淋巴细胞高于死亡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SII与APACHEⅡ评分呈正相关(r=0.612,P<0.001)。血小板、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预测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76(95%CI:0.731~0.826)、0.849(95%CI:0.799~0.894)、0.732(95%CI:0.687~0.782),SII预测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AUC为0.925(95%CI:0.880~0.975)。死亡组合并心脏疾病占比、血尿素氮(BUN)、B型尿钠肽(BNP)高于生存组,血红蛋白(Hb)低于生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心脏疾病、BUN、Hb、BNP、SII是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SII升高与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预后有关,其对AE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的预后有一定预测价值。

    • 血清FABP4、ANGPTL4、CA125与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心功能分级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

      2025(13):1636-1640.

      摘要 (7) HTML (0) PDF 924.26 K (1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PAF)患者血清脂肪细胞型脂肪酸结合蛋白4(FABP4)、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与心功能分级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2年3月至2023年3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射频消融术治疗的126例PAF患者作为PAF组,按照心功能分级分为轻度组和重度组,并根据术后随访结果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另选择同期在该院体检的11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血清FABP4、ANGPTL4、CA125水平,Pearson法分析PAF患者血清FABP4、ANGPTL4、CA125水平之间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AF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FABP4、ANGPTL4、CA125水平对PAF患者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PAF组较血清FABP4、CA125水平升高(P<0.05),ANGPTL4水平降低(P<0.05);与轻度组比较,重度组血清FABP4、CA125水平升高(P<0.05),ANGPTL4水平降低(P<0.05);血清ANGPTL4与FABP4、CA125水平均呈负相关(r=-0.467、-0.513,均P<0.001),血清FABP4与CA125水平呈正相关(r=0.436,P<0.001);复发组较未复发组血清FABP4、CA125水平升高(P<0.05),ANGPTL4水平降低(P<0.05)。高血压、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血清FABP4、CA125、ANGPTL4是PAF患者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P<0.05)。血清FABP4、ANGPTL4、CA125联合预测PAF患者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价值优于各指标单独预测(P<0.05)。结论PAF患者血清FABP4、CA125水平升高,ANGPTL4水平降低,三者均与心功能分级及射频消融术后复发情况密切相关。

    • 血浆外泌体miR-622在肝细胞癌恶病质中的作用研究

      2025(13):1641-1646.

      摘要 (7) HTML (0) PDF 4.16 M (1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浆外泌体微小核糖核酸-622(miR-622)在肝细胞癌(HCC)恶病质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21—2024年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收集的40例Ⅲ~Ⅳ期HCC患者术前血液样本和33例非HCC肝良性疾病患者血液样本作为研究对象。使用差速离心法从患者血浆、HCC细胞(HepG2、Hep3B、PLC、Huh7)和人原代肝细胞(PHH)培养上清液中分离外泌体。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miR-622相对表达水平。脂肪分解水平通过测定其培养基中脂肪酸释放浓度、甘油释放浓度来评估。结果HCC患者血浆外泌体miR-622水平与皮下脂肪指数、内脏脂肪指数呈正相关(r=0.516、0.539,P<0.05)。用HCC细胞条件培养基处理脂肪细胞后,脂肪细胞脂肪分解水平显著提高。HCC细胞(HepG2、Hep3B、PLC、Huh7)外泌体中miR-622相对表达水平(依次为0.13±0.04、0.28±0.08、0.23±0.07、0.24±0.04)显著低于PHH外泌体(1.00±0.18)。进一步研究发现,HCC患者血浆外泌体处理能够导致脂肪细胞miR-622相对表达水平降低及脂肪分解增强。结论血浆外泌体miR-622在HCC患者中低表达。HCC细胞可通过外泌体传递miR-622至脂肪细胞调控脂肪分解代谢。血浆外泌体miR-622可能成为预测HCC恶病质的生物标志物及治疗靶点。

    • 血清lncRNA NEAT1、miR-106a-5p表达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关系

      2025(13):1647-1652.

      摘要 (6) HTML (0) PDF 1.43 M (114)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长链非编码RNA核富集丰富转录物1(lncRNA NEAT1)、微小RNA-106a-5p(miR-106a-5p)表达与脓毒症患者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4年7月在该院诊治的185例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215例作为对照组。研究组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轻度组(n=92)、重度组(n=58)和休克组(n=35)。研究组根据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n=121)和预后不良组(n=64)。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lncRNA NEAT1、miR-106a-5p表达,以及Pearson相关性分析研究组lncRNA NEAT1与miR-106a-5p表达的相关性。StarBase分析lncRNA NEAT1与miR-106a-5p结合位点,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lncRNA NEAT1、miR-106a-5p联合对患者预后不良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lncRNA NEAT1表达高于对照组,miR-106a-5p表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lncRNA NEAT1与miR-106a-5p表达呈负相关(r=-0.413,P<0.001),且两者之间存在结合位点。随着脓毒症严重程度的增加,lncRNA NEAT1表达升高,miR-106a-5p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不良组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评分、肿瘤坏死因子-α、C反应蛋白、lncRNA NEAT1高于预后良好组,miR-106a-5p表达低于预后良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PACHEⅡ评分、SOFA评分、lncRNA NEAT1升高是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miR-106a-5p是独立保护因素(P<0.05)。两者联合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918(95%CI:0.868~0.953),优于各自单独诊断(Z两者联合-lncRNA NEAT1=4.112、Z两者联合-miR-106a-5p=4.023,P<0.05)。结论随着脓毒症患者疾病严重程度的增加lncRNA NEAT1表达升高,miR-106a-5p表达下降,两者联合诊断患者预后不良临床价值较高。

    • >短篇论著
    • 特发性膜性肾病患者血清miR-26a、miR-192表达及临床意义

      2025(13):1653-1657.

      摘要 (6) HTML (0) PDF 922.71 K (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特发性膜性肾病(IMN)患者血清微小核糖核酸(miR)-26a、miR-192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该院收治的IMN患者102例作为IMN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收集所有研究对象的临床资料,并检测血清miR-26a、miR-192表达。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miR-26a和miR-192对IMN的诊断价值。采用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探讨IMN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IMN组miR-26a、miR-192表达均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miR-26a、miR-192诊断IMN的曲线下面积(AUC)及95%CI分别为0.741(0.696~0.791)、0.823(0.773~0.868),两者联合诊断IMN的AUC为0.921(0.876~0.971),诊断价值较高。IMN组24 h尿蛋白、血清肌酐、C反应蛋白(CRP)、 收缩压、舒张压、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和合并高血压占比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分类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24 h尿蛋白≥1.50 g、CRP≥6.74 mg/L、 收缩压≥122.28 mmHg、miR-26a≤0.98、miR-192≤1.10是IMN发生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血清miR-26a和miR-192表达与IMN发生有关。

    • 血清TSGF、HE4水平与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

      2025(13):1657-1660.

      摘要 (3) HTML (0) PDF 1.31 M (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人附睾蛋白4(HE4)水平与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97例结肠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体检的健康者90例作为对照组。结肠癌患者根据淋巴结转移状态分为转移组(n=25)和未转移组(n=72)。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血清TSGF、HE4水平。运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TSGF、HE4水平与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通过Logistic回归分析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影响因素,以及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TSGF、HE4水平对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预测价值。结果未转移组和转移组肿瘤最大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血清TSGF、HE4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未转移组、转移组血清TSGF、HE4水平均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转移组血清TSGF、HE4水平显著高于未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结肠癌患者血清TSGF、HE4水平与淋巴结转移发生均呈正相关(r=0.604、0.524,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SGF、HE4水平升高及肿瘤最大径≥5 cm均是影响结肠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TSGF、HE4水平二者联合预测患者淋巴结转移的曲线下面积为0.934(95%CI:0.865~0.974),优于二者单独预测(Z二者联合-TSGF=2.835,Z二者联合-HE4=2.116,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血清TSGF、HE4水平与患者淋巴结转移发生有关。

    • 血清铁蛋白、25-羟维生素D水平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行为症状、智力的关系

      2025(13):1661-1664.

      摘要 (8) HTML (0) PDF 901.53 K (117) 评论 (0) 收藏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铁蛋白(SF)、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行为症状、智力的关系。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于西安市儿童医院和安康市妇幼保健院确诊的ADHD患儿112例作为疾病组。另选取同期在西安市儿童医院和安康市妇幼保健院体检的健康儿童112例作为对照组。疾病组患儿行为症状和智力水平分别采用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进行评估。比较疾病组与对照组、不同ADHD亚型患儿SF、25-(OH)D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SF、25-(OH)D与ADHD患儿行为症状、智力的关系。结果疾病组SF、25-(OH)D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注意缺陷型及多动冲动型患儿SF、25-(OH)D水平均低于混合型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动冲动型患儿SF、25-(OH)D水平低于注意缺陷型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DHD患儿品行问题为(25.17±5.53)分、学习问题为(9.68±2.42)分、身心问题为(5.92±1.30)分、焦虑为(5.36±0.96)分、多动指数为(21.40±3.85)分、冲动性为(9.31±1.68)分。ADHD患儿SF、25-(OH)D水平与其Conners父母症状问卷各评分均呈负相关(P<0.05)。ADHD患儿言语量表的智商为(75.28±8.29)分、操作量表的智商为(90.16±11.72)分,以及总智商为(74.69±8.96)分。ADHD患儿SF、25-(OH)D水平与其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各评分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SF、25-(OH)D水平与ADHD患儿的行为症状和智力有关。

创刊:1980年

编辑部主任:张耀元

国际标准刊号:1673-4130

国内统一刊号:50-1176/R

国内邮发代号:78-26

国外发行代号:SM 6575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按检索
检索词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