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刊:1980年
编辑部主任:张耀元
国际标准刊号:1673-4130
国内统一刊号:50-1176/R
国内邮发代号:78-26
国外发行代号:SM 6575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

- 浏览排行
- 引用排行
- 下载排行
2025(9):1025-1029.
摘要:目的探究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CTA)联合血清白细胞介素(IL)-12p70、蛋白C(PC)、蛋白S(PS)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4月至2024年4月江苏大学附属武进医院(常州市武进人民医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86例作为研究组,均行CCTA检查,根据Gensimi积分将患者分为轻度组、中度组和重度组,另选取186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IL-12p70水平,采用全自动血凝仪检测PC、PS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CCTA参数联合血清IL-12p70、PC、PS对冠心病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IL-12p7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C、PS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最小管腔直径(MLD)、最小管脖面积(MLA)、血清PC、PS水平依次降低(P<0.05),面积狭窄百分比(%AS)、直径狭窄百分比(%DS)、血清IL-12p70水平依次升高(P<0.05)。根据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IL-12p70为影响冠心病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危险因素(P<0.05),PC、PS为保护因素(P<0.05)。根据ROC曲线得知,MLD、MLA、%AS、%DS、血清IL-12p70、PC、PS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0、0.767、0.782、0.779、0.776、0.809、0.805,联合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重度狭窄的AUC为0.982,联合诊断优于各自单独诊断(Z联合vs. MLD=2.489、Z联合vs. MLA=2.502、Z联合vs. %AS=2.531、Z联合vs. %DS=2.602、Z联合vs. IL-12p70=2.643、Z联合vs. PC=2.537、Z联合vs. PS=2.546,均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中血清IL-12p70显著升高,PC、PS显著降低,CCTA联合血清IL-12p70、PC、PS可有效提高诊断冠心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价值。
2025(9):1030-1035.
摘要:目的探究2型糖尿病(T2DM)合并代谢综合征(MS)患者血清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5(SFRP5)、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胎球蛋白B(Fetuin-B)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佳木斯市传染病院收治的142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T2DM患者是否合并MS将其分为MS组(n=75)和非MS组(n=67)。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SFRP5、sICAM-1、Fetuin-B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T2DM患者合并MS的影响因素,SFRP5、sICAM-1、Fetuin-B对T2DM患者合并MS的诊断效能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MS组与非MS组的HDL-C、HOMA-I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非MS组相比,MS组血清SFRP5水平显著降低(P<0.05),sICAM-1、Fetuin-B水平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SFRP5、HDL-C是影响T2DM患者合并MS的保护因素(P<0.05),sICAM-1、Fetuin-B、HOMA-IR是影响T2DM患者合并MS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SFRP5、sICAM-1、Fetuin-B三者联合诊断T2DM患者合并MS的曲线下面积最大,其评估效能显著优于血清SFRP5、sICAM-1、Fetuin-B各单独诊断(Z三者联合-SFRP5=2.466、P=0.014,Z三者联合-sICAM-1=3.550、P<0.001,Z三者联合-Fetuin-B=3.697、P<0.001)。结论T2DM合并MS患者血清SFRP5水平降低,sICAM-1、Fetuin-B水平升高,三者联合诊断T2DM患者合并MS具有较好的效果。
2025(9):1035-1040.
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水平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的患儿疾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纳入2022年12月至2023年4月期间该院儿科收治的116例COVID-19感染儿童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疾病严重程度分为无症状/轻度组和中/重度组。另外,选择同期接受健康体检的65例健康儿童为对照组。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患儿急性期和恢复期血清SAA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OVID-19患儿急性期血清SAA水平显著升高(P<0.05)。急性期血清SAA水平识别COVID-19患儿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6(95%CI:0.886~0.966)。在COVID-19患儿中,无症状/轻度组和中/重度组患儿急性期血清SAA水平分别为2.71(1.29~10.86)mg/L和37.78(18.58~92.62)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782,P<0.001)。此外,经Spearman法分析,急性期血清SAA和COVID-19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657,P<0.001)。患儿急性期血清SAA水平与C反应蛋白(CRP)、免疫球蛋白(Ig)M、IgG、IgA和中和抗体(NAb)呈显著正相关(P<0.05)。急性期血清SAA水平识别中/重度COVID-19患儿的AUC为0.889(95%CI:0.842~0.955),高于CRP(P<0.05)。与血清抗体(IgM、IgG、IgA和NAb)比较,急性期患儿血清SAA阳性率(≥5.55 mg/L)显著较高(P<0.05)。而恢复期患儿血清SAA阳性率显著低于血清抗体阳性率(P<0.05)。结论急性期血清SAA升高与儿童感染SARS-CoV-2风险和疾病严重程度加重有关。血清SAA有希望成为儿童感染SARS-CoV-2和严重程度监测的良好生物标志物。
叶勇强 ,刘胜华 ,田必正 ,郝建强 ,吕建伟 ,谢飞 , 刘红彬 △
2025(9):1041-1046.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血管活性肠肽(VIP)、5-羟色胺(5-HT)水平变化对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脊髓电刺激(SCS)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在资阳市中心医院接受SCS治疗的96例PHN患者,根据所有PHN患者治疗6个月后的疾病转归分为良好组(n=71)与不良组(n=25)。收集两组临床资料并检测所有患者治疗前的血清VIP、5-HT水平。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VIP、5-HT对PHN患者SCS治疗后疾病转归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HN患者SCS治疗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结果不良组患者血清VIP、5-HT水平均高于良好组(P<0.05)。血清VIP、5-HT预测PHN患者SCS治疗后疾病转归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9(95%CI:0.779~0.874)、0.743(95%CI:0.693~0.793),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41(95%CI:0.891~0.986)。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学历、发病部位、高血压、饮酒史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组初治入院时间长于良好组,皮疹面积大于良好组,糖尿病、吸烟史占比高于良好组(P<0.05)。初治入院时间>3 d(OR=2.188,95%CI:1.383~3.461),皮疹面积>10 cm 2(OR=2.018,95%CI:1.283~3.173),糖尿病(OR=2.264,95%CI:1.379~3.717),血清VIP水平≥41.78 ng/L(OR=3.022,95%CI:1.685~5.420),血清5-HT水平≥99.27 ng/mL(OR=3.579,95%CI:1.885~6.793)是PHN患者SCS治疗后疾病转归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治疗前血清VIP、5-HT水平上升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脊髓电刺激后转归不良有关,可作为预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脊髓电刺激疾病转归的潜在标志物。
2025(9):1046-1050.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生长素释放肽(Ghrelin)、血管生成素样蛋白4(ANGPTL4)联合老年营养风险指数(GNRI)对老年慢性肺心病(CPHD)患者的预后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月该院收治的老年CPHD患者98例为CPHD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98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血清Ghrelin、ANGPTL4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老年CPHD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Ghrelin、ANGPTL4联合GNRI在CPHD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CPHD组血清Ghrelin水平、GNRI显著降低(P<0.05),ANGPTL4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生存组比较,死亡组GNRI、Ghrelin水平显著降低(P<0.05),ANGPTL4水平显著升高(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ANGPTL4是影响老年CPHD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P<0.05),Ghrelin、GNRI 是影响老年CPHD患者预后的保护因素(P<0.05)。ROC结果显示,血清Ghrelin、ANGPTL4、GNRI三者联合预测老年CPHD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优于血清Ghrelin、ANGPTL4、GNRI各自单独预测(P<0.05)。结论老年CPHD患者血清Ghrelin水平降低,ANGPTL4水平升高,二者联合GNRI可更好地预测CPHD患者预后,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2025(9):1051-1055.
摘要:目的探究细菌性脑膜炎(BM)患儿血清中微小RNA(miR)-17-5p、miR-141-3p水平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111例BM患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111例健康体检儿童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血清miR-17-5p、miR-141-3p的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BM患儿血清miR-17-5p、miR-141-3p水平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BM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miR-17-5p、miR-141-3p水平对BM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miR-17-5p、miR-141-3p水平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血清中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干扰素-γ(IFN-γ)、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IL)-1β、IL-6水平比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miR-17-5p、miR-141-3p与CRP、PCT、IFN-γ、TNF-α、IL-1β、IL-6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CRP、PCT、IFN-γ、TNF-α、IL-1β、IL-6是影响BM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miR-17-5p、miR-141-3p是影响BM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根据ROC曲线分析得知,血清miR-17-5p水平诊断BM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56,血清miR-141-3p水平诊断BM的AUC为0.720,二者联合诊断BM的AUC为0.819,二者联合的AUC较单项检测更大(Z联合 vs. miR-17-5p=2.278、Z联合 vs. miR-141-3p=2.425,P<0.05)。结论BM患儿血清中miR-17-5p、miR-141-3p水平降低,二者与炎症因子水平有关,且二者联合检测对BM诊断价值较高。
2025(9):1056-1059.
摘要:目的研究可罗索重组蛋白(Klotho)和趋化因子CXC基元受体7(CXCR7)异常表达致青光眼患者视神经损害程度的诊断价值。方法采取前瞻性研究,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在该院进行治疗的120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进行健康体检的120例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分别对研究组与对照组是否神经功能损伤组、不同神经功能损伤严重程度患者的Klotho和CXCR7表达水平进行比较,研究Klotho和CXCR7异常表达致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程度损害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的Klotho和CXCR7显著高于对照组(t=93.175、33.855,均P<0.001),视神经受损组患者的Klotho和CXCR7显著高于非视神经受损组(t=5.619、6.507,均P<0.001),不同视神经受损严重程度患者的的Klotho和CXCR7表达情况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32、11.209,均P<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lotho(OR=3.353)和CXCR7(OR=3.102)均是造成青光眼患者视神经受损的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Klotho和CXCR7联合检测对青光眼视神经受损的诊断的曲线下面积显著高于单独检测。结论Klotho和CXCR7异常表达可作为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程度损害的重要诊断依据。
2025(9):1060-1065.
摘要:目的研究肝细胞肝癌(HCC)中甲基转移酶样蛋白5(METTL5)、病毒样m 6A甲基转化酶(VIRMA)的表达及与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21年3月就诊于该院的89例HCC患者。应用免疫组化和荧光定量PCR检测组织METTL5、VIRMA蛋白和mRNA表达。利用Kaplan-Meier曲线和Cox回归分析METTL5、VIRMA蛋白对HCC预后的影响。结果HCC癌组织METTL5 mRNA(3.23±0.55 vs.0.61±0.20),VIRMA mRNA(2.97±0.42 vs.0.58±0.17)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234、49.762,均P<0.001)。METTL5、VIRMA蛋白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部分位于细胞核。HCC癌组织METTL5 [71.91%(64/89)vs.5.62%(5/89)]、VIRMA [69.66%(62/89)vs.6.74%(6/89)]阳性率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82.385、74.627,P<0.001,P=0.001)。HCC中METTL5、VIRMA蛋白表达与肝癌分期标准(CNLC)、肿瘤最大径及血管侵犯有关,CNLC分期Ⅱ~Ⅲ期、肿瘤最大径≥5 cm及血管侵犯的HCC癌组织中METTL5、VIRMA蛋白阳性率较高(均P<0.05)。METTL5阳性组和阴性组3年生存率为34.88%(15/43),67.39%(31/4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 2=7.893,P=0.005)。VIRMA阳性组和阴性组3年生存率为36.36%(16/44)、66.67%(30/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 χ 2=9.828,P=0.002)。CNLC分期Ⅱ~Ⅲ期、肿瘤最大径≥5 cm、血管侵犯、METTL5阳性、VIRMA阳性是影响HCC患者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结论HCC中METTL5、VIRMA表达上调,均与CNLC分期Ⅱ~Ⅲ期、肿瘤最大径及血管侵犯有关,是评估HCC预后的肿瘤标志物。
2025(9):1066-1070.
摘要:目的研究经阴道超声联合血清E盒结合锌指蛋白1(ZEB1)、淋巴细胞活化基因-3(LAG-3)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3年8月在该院就诊的子宫内膜癌疑似患者97例,经子宫内膜活体病理学检查,分为恶性组(46例)、良性组(51例)。收集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对患者进行阴道超声检查以及血清ZEB1 mRNA、LAG-3水平检测。Kappa检验分析经阴道超声、ZEB1 mRNA、LAG-3及三者联合诊断与活检诊断的一致性;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经阴道超声、ZEB1 mRNA、LAG-3及三者联合对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的价值。结果恶性组ZEB1 mRNA、LAG-3水平高于良性组(P<0.05)。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分期>Ⅱ级、肌层深层浸润、远处转移、低分化患者的ZEB1 mRNA、LAG-3水平均高于FIGO分期≤Ⅱ级、肌层浅层浸润、未远处转移、中高分化患者(P<0.05)。联合经阴道超声、ZEB1 mRNA、LAG-3诊断与活检诊断的一致性(Kappa=0.751)高于单独诊断(Kappa=0.647、0.605、0.666)。联合经阴道超声、ZEB1 mRNA、LAG-3诊断早期子宫内膜癌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为0.925,灵敏度为84.78%、特异度为90.20%、准确度为87.63%、约登指数为0.750。结论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ZEB1、LAG-3水平较高,血清ZEB1、LAG-3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有关,联合经阴道超声、ZEB1及LAG-3在子宫内膜癌早期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2025(9):1071-1076.
摘要: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共激活因子-1β(PGC-1β)、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抵抗素(RETN)在痛风性关节炎(GA)中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与关节破坏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0月该院收治的134例GA患者为GA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进行健康体检的134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清PGC-1β、HIF-1α、RETN表达水平。比较GA组不同临床特征患者血清、滑膜液PGC-1β、HIF-1α、RETN表达水平,关节破坏程度按照主诉疼痛程度分级法评分(VAS)分为重度GA亚组78例,轻度GA亚组56例,比较不同关节破坏程度PGC-1β、HIF-1α、RETN、骨破坏因子[β交联降解产物(β-CTX)、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5b(TRACP5b)、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表达水平,分析血清、滑膜液PGC-1β、HIF-1α、RETN与关节破坏程度、骨破坏因子、炎症因子的关联性。结果GA组血清PGC-1β表达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HIF-1α、RETN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临床分期、受累关节、病程及年发作频率GA患者血清、滑膜液PGC-1β、HIF-1α、RETN表达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GA亚组血清、滑膜液PGC-1β表达水平低于轻度GA亚组(P<0.05),HIF-1α、RETN表达水平高于轻度GA亚组(P<0.05);重度GA亚组β-CTX、TRACP5b表达水平高于轻度GA亚组(P<0.05),RANKL表达水平低于轻度GA亚组(P<0.05);血清、滑膜液PGC-1β与关节破坏程度、β-CTX、TRACP5b、TNF-α、IL-1β呈负相关,与RANKL呈正相关,HIF-1α、RETN与关节破坏程度、β-CTX、TRACP5b、TNF-α、IL-1β呈正相关,与RANKL呈负相关。结论PGC-1β、HIF-1α、RETN在GA患者中异常表达,且与关节破坏程度、骨破坏因子及炎症因子关系密切,有望成为评估GA发生、进展的可靠指标。
2025(9):1077-1083.
摘要:目的探究孕期体重指数、尿蛋白和肿瘤坏死因子样凋亡微弱诱导剂(sTWEAK)水平与子痫前期严重程度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4月期间在邢台市人民医院进行产检的63例子痫前期患者,其中33例轻度子痫前期患者纳入轻度组,3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纳入重度组,对组间体格特征、尿蛋白及sTWEAK水平进行记录,并对患者进行追踪随访,探究其与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轻度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低于重度组,血浆白蛋白高于重度组(P<0.05),轻度组和重度组患者的孕前体重、孕前体重指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组分娩体重及孕期体重增加量均低于重度组(P<0.05),轻度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重度组,sTWEAK表达水平高于重度组(P<0.05),良好妊娠结局组患者的孕前体重、孕前体重指数、分娩体重及孕期体重增加量均低于不良妊娠结局组(P<0.05),良好妊娠结局组患者的24 h尿蛋白定量低于不良妊娠结局组,sTWEAK表达水平高于不良妊娠结局组(P<0.05),经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孕前体重指数、孕前体重、分娩体重、孕期体重增加量、24 h尿蛋白定量、sTWEAK水平对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6、0.690、0.919、0.664、0.908、0.793,孕前体重指数、分娩体重、24 h尿蛋白定量、sTWEAK水平联合预测患者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AUC为0.932。结论孕期体重指数、尿蛋白和sTWEAK水平与子痫前期的严重程度和妊娠结局密切相关,这些指标可能有助于早期识别高风险孕妇,从而采取适当的干预措施,改善妊娠结局。
2025(9):1082-1086.
摘要:目的探讨血红蛋白与红细胞分布宽度比值(Hb/RDW)与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化疗敏感性、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1年1月该院收治的150例晚期OSCC患者纳入研究组,选取同期该院诊治非OSCC的其他口腔疾病患者150例纳入对照组,另选取同期在该院行健康体检的100例体检健康者纳入健康组。OSCC患者进行化疗治疗,采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检测血常规指标水平,计算Hb/RDW。比较两组患者Hb、RDW、Hb/RDW,分析Hb/RDW比值与OSCC患者化疗敏感性、预后的关系。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OSCC患者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因素。结果研究组患者Hb、Hb/RDW显著低于对照组与健康组(P<0.05),RDW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与健康组(P<0.05)。以OSCC患者Hb/RDW比值中位数(8.16)为界值将OSCC患者分为Hb/RDW高比值组和Hb/RDW低比值组。Hb/RDW高比值组患者化疗总有效率为70.67%,高于Hb/RDW低比值组患者化疗总有效率(53.33%,P<0.05)。根据化疗敏感性将研究组患者分为敏感组(n=103)和抵抗组(n=47)。抵抗组Ⅳ期、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患者比例高于敏感组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M分期Ⅳ期(OR=2.512,95%CI:1.588~3.973)、肿瘤低分化程度(OR=2.237,95%CI:1.427~3.938)、有淋巴结转移(OR=2.821,95%CI:1.607~4.951)、Hb/RDW≤8.16(OR=3.540,95%CI:2.001~6.261)是OSCC患者化疗敏感性的危险因素(P<0.05)。Hb/RDW高比值组OSCC患者随访3年的生存率为74.67%(56/75),Hb/RDW低比值组3年的生存率为58.67%(44/75),两组患者预后3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4.320,P=0.038)。结论Hb/RDW在OSCC患者中呈低表达,且与患者化疗敏感性和预后有关,有望作为OSCC患者化疗敏感性和预后预测的潜在标志物。
2025(9):1087-1091.
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A)患者血清中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β2-微球蛋白(β2-MG)、血管生成素样蛋白3(ANGPTL3)水平与糖脂代谢的关系,以及其对PA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收治的115例PA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11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ACE2、β2-MG、ANGPTL3水平,Pearson相关性分析PA患者血清ACE2、β2-MG、ANGPTL3水平与糖脂代谢指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A发生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ACE2、β2-MG、ANGPTL3对PA的诊断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血清β2-MG、ANGPTL3、FPG、HbA1c、FINS、TG、TC、LDL-C水平显著升高(P<0.05),ACE2、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由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知,ACE2、β2-MG、ANGPTL3与FPG、HbA1c、FINS、TG、TC、LDL-C、HDL-C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β2-MG、ANGPTL3、FPG、HbA1c、FINS、TG、TC、LDL-C是影响PA发生的危险因素(P<0.05),ACE2、HDL-C是影响PA发生的保护因素(P<0.05);根据ROC曲线得知,血清ACE2、β2-MG、ANGPTL3水平诊断PA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2、0.772、0.806,三者联合诊断PA的AUC为0.920,三者联合诊断AUC大于单项检测(Z联合 vs. ACE2=4.795、Z联合 vs. β2-MG=4.292,Z联合vs.ANGPTL3=3.391,P<0.05)。结论PA患者血清β2-MG、ANGPTL3水平升高,ACE2水平显著降低,ACE2、β2-MG、ANGPTL3与糖脂代谢相关,三者联合诊断PA的价值较高。
2025(9):1092-1097.
摘要:目的探究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患儿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可溶性CD163(sCD163)水平及其对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3年6月于该院接受治疗的HSPN患儿(n=110)作为HSPN组,同期选取接受治疗的过敏性紫癜(HSP)患儿作为HSP组(n=110)及体检健康儿童作为对照组(n=110)。检测3组尿微量白蛋白(U-MA)、尿素氮(BUN)及血肌酐(Scr)及YKL-40、sCD163水平。采用Pearson及Spearman法分析血清YKL-40、sCD163水平与U-MA、BUN、Scr及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YKL-40、sCD163对HSPN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HSPN组血清YKL-40、sCD163、U-MA、BUN、Scr水平高于对照组、HSP组(P<0.05),且HSP组血清YKL-40、sCD163、U-MA、BUN、Scr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HSPN患儿随着病情严重程度的发展,血清YKL-40、sCD163、U-MA、BUN、Scr水平逐渐升高(P<0.05)。HSPN患儿血清YKL-40、sCD163水平与U-MA、BUN、Scr水平均呈正相关(r=0.653、0.521、0.585,P<0.05;r=0.632、0.507、0.571,P<0.05),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0.428、0.417,P<0.05)。预后不良组YKL-40、sCD163水平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血清YKL-40、sCD163二者联合预测HSPN患儿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最高,优于各自单独预测(Z二者联合-YKL-40=2.438、P=0.015,Z二者联合-sCD163=2.276、P=0.023)。决策曲线分析(DCA)结果显示,当高风险阈值为0.05~0.97时,血清YKL-40和sCD163联合检测预测HSPN患儿预后的净获益率高于YKL-40和sCD163单独预测。 结论HSPN患儿血清YKL-40、sCD163水平升高,二者联合对HSPN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较高。
2025(9):1097-1103.
摘要:目的通过对血小板直方图异常的非聚集样本的回顾性分析,探讨预测血小板电阻抗法(PLT-I)结果可靠性的因素。方法收集322例希森美康XN9000血液分析仪流水线上血小板直方图异常且DI-60全自动数字图像分析系统未见血小板聚集的样本。以低值血小板通道(PLT-F)结果为标准,计算PLT-I结果的绝对偏差和相对偏差,并分析偏差在允许范围内和超出允许范围两组样本的各项参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LT-I与PLT-F偏差超出允许范围的潜在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潜在因素对PLT-I与PLT-F偏差超出允许范围的预测价值。结果PLT-I与PLT-F偏差在允许范围内有279例(86.65%),偏差超出允许范围43例(13.35%);两组样本间比较,平均红细胞体积(MCV)、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RDW-SD)、DI-60红细胞碎片、血小板分布宽度(PDW)、DI-60大血小板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I-60红细胞碎片、DI-60大血小板比率是PLT-I与PLT-F偏差超出允许范围独立潜在因素(P<0.05);DI-60红细胞碎片、 DI-60大血小板比率预测PLT-I与PLT-F偏差超出允许范围的截断值分别为1.75个和66%;两项联合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3,灵敏度为88.4%,特异度为66.3%,其预测价值优于单项(P<0.05)。结论血小板直方图异常时,DI-60大血小板比率和DI-60红细胞碎片是预测PLT-I结果是否可靠的潜在因素且两项联合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2025(9):1104-1108.
摘要:目的探讨胃癌患者血清微小RNA-132(miRNA-132)和微小RNA-345(miRNA-345)表达与肿瘤标志物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于该院治疗的103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组;选择同期于该院治疗的82例胃部良性疾病患者作为良性组;另选择同期于该院体检的61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法测定miRNA-132和miRNA-345表达;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测定癌胚抗原(CEA)、糖类蛋白抗原199(CA199)和糖蛋白抗原724(CA724)水平。所有患者随访至2024年6月,统计胃癌患者总生存期(OS),通过门诊或电话随访。结果研究组血清miRNA-132相对表达量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而miRNA-345相对表达量低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研究组血清CEA、CA199和CA724水平高于良性组和对照组(P<0.05)。经Pearson分析显示,miRNA-132与CEA、CA199和CA724呈正相关(P<0.05),而miRNA-345与CEA、CA199和CA724呈负相关(P<0.05)。miRNA-132相对表达量≤2.76患者OS优于miRNA-132相对表达量>2.76患者(P<0.05)。miRNA-132相对表达量>0.37患者OS优于miRNA-132相对表达量≤0.37患者(P<0.05)。miRNA-132高表达和miRNA-345低表达为影响胃癌患者预后危险因素(P<0.05)。结论胃癌患者miRNA-132呈高表达而miRNA-345呈低表达,且miRNA-132和miRNA-345表达与肿瘤标志物和预后密切相关,值得临床借鉴。
2025(9):1114-1120.
摘要:目的调查河南省0~12岁儿童全血中镁、铅、铁、锌、铜、锰及钙7种元素的检测结果,了解儿童健康状况,为儿童营养健康管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9-2023年在郑州金域临床检验中心有限公司进行微量元素检测的0~12岁儿童全血样本135 385例,应用安捷伦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进行7种元素(镁、铅、铁、锌、铜、锰及钙)的检测。该实验室元素检测方法经过严格的方法学验证,并参与了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活动。根据性别、年龄、季节、地区及年份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状况下6种元素(镁、铁、锌、铜、锰、钙)缺乏及铅超标情况。结果该研究中,7种元素在不同年龄段组、不同性别组、不同年份组、不同地区组比较均P<0.001,不同季节组除铅P值为0.002外,其余均<0.00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儿童全血中镁、铁、锌随着年龄的增长呈升高趋势,铜、锰、钙随着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铁、锌及锰缺乏0~1岁儿童占比最高,分别为24.7%、48.20%及0.65%;铜及钙缺乏占比最高在>11~12岁,分别为20.43%及0.17%;铅超标在0~1岁占比最高为0.87%。除锰及钙水平外,其余5种元素水平均为男童高于女童。镁、铜水平在春季最高,铁、锌、钙水平在冬季最高,锰、铅水平在夏季最高。镁缺乏、钙缺乏及铅超标呈逐年降低趋势。其中三门峡市及济源市相对其他地区儿童铅水平较高。结论河南省0~2岁婴幼儿铁、锌元素缺乏较为严重,应重视婴幼儿铁及锌元素的补充。同时,也应注意到铜元素随着年龄的增长缺乏率增高,重视少儿铜元素的补充。
2025(9):1121-1125.
摘要:巨噬细胞与肿瘤进展密切相关,既可以通过促进炎症、血管生成和免疫抑制等方式促进肿瘤的生长和扩散,也可以通过直接杀伤肿瘤细胞与引发特异性免疫应答等方式对肿瘤产生杀伤作用。铁死亡作为一种铁依赖性的脂质过氧化导致的细胞死亡方式,从铁稳态的角度调控可以有效地杀死肿瘤细胞,也可以释放促炎因子,引发炎症反应,改变肿瘤的生存环境以及降低肿瘤细胞的免疫易感性。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巨噬细胞与铁死亡存在密切关联。该文主要从巨噬细胞与铁死亡的功能特性及靶向治疗肿瘤方面介绍两者的影响关系,并从巨噬细胞两种分化表型的功能特性对治疗肿瘤铁死亡作一综述。
倪冬金 ,廉明铭 ,朱昕 ,许敏雪 ,吴姝慧 ,戴胜兰 ,纪润璧 ,姚俊 △
2025(9):1126-1130.
摘要:目的检测长链非编码RNA小核仁RNA宿主基因16(lncRNA SNHG16)、母系表达基因8(MEG8)在胃癌患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评估其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PCR)检测SNHG16、MEG8在胃癌及早期胃癌血清标本中的表达水平,W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参数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血清SNHG16、MEG8对胃癌及早期胃癌的诊断效能,通过计算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评估血清SNHG16、MEG8表达水平对临床应用价值。结果SNHG16[5.751(3.328~12.271)]、MEG8[10.396(5.588~27.822)]在胃癌患者血清中表达水平较体检健康者[1.166(0.496~2.188)]、[0.928(0.208~4.743)]显著升高(Z=5.318、-4.852;均P<0.001)。早期胃癌患者血清中SNHG16、MEG8表达水平[6.697(3.612~8.587)]、[10.750(7.1212~19.596)]也显著升高(Z=-3.711、-3.712;均P<0.001)。SNHG16表达水平与胃癌分化程度及TNM分期相关(P<0.01),与神经受累呈弱相关(P<0.05)。MEG8表达水平与胃癌分化程度、TNM分期相关(P<0.05)。胃癌患者血清SNHG16的AUC为0.892(95%CI:0.816~0.968),灵敏度为86.4%,特异度为77.4%;血清MEG8的AUC为0.858(95%CI:0.771~0.944),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77.4%。早期胃癌患者血清SNHG16的AUC为0.890(95%CI:0.771~1.000),灵敏度为86.4%,特异性为83.3%;MEG8的AUC为0.890(95%CI:0.856~0.981),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83.3%。血清SNHG16及MEG8联合诊断胃癌的AUC为0.919(95%CI:0.782~0.998),灵敏度为72.7%,特异度为94.3%;血清SNHG16及MEG8联合诊断早期胃癌的AUC为0.943(95%CI:0.871~1.000),灵敏度为81.8%,特异度为91.7%。结论SNHG16、MEG8在胃癌、早期胃癌患者血清标本中均呈高表达,有望成为潜在的胃癌早期诊断标志物。
2025(9):1130-1134.
摘要:目的分析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MPP)患儿血清炎症介质[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D-二聚体(D-D)水平与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预后的关系。方法纳入2021年2月至2024年2月期间在榆林市第一医院接受支气管镜辅助治疗的难治性MPP患儿108例,根据治疗后3个月预后情况分为预后不良组(32例)和预后良好组(76例)。收集两组患儿临床资料及治疗前后血清PCT、IL-6、CRP及D-D水平;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评价影响难治性MPP患儿预后的相关危险因素;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PCT、IL-6、CRP及D-D与难治性MPP患儿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预后不良组临床肺部感染评分(CPIS)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预后不良组治疗前、治疗后血清PCT、IL-6、CRP、D-D水平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PIS升高(OR=3.162,95%CI:1.494~6.688)、PCT水平升高(OR=7.569,95%CI:1.050~54.581)、IL-6水平升高(OR=1.574,95%CI:1.162~2.131)、CRP水平升高(OR=1.456,95%CI:1.107~1.943)、D-D水平升高(OR=1.870,95%CI:1.236~2.860)均是难治性MPP患儿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血清PCT、IL-6、CRP、D-D单独预测难治性MPP患儿支气管镜辅助治疗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17(95%CI:0.608~0.826)、0.755(95%CI:0.657~0.853)、0.740(95%CI:0.641~0.838)、0.771(95%CI:0.664~0.878),4项联合预测的AUC为0.928(95%CI:0.873~0.982),联合预测价值最高。结论血清PCT、IL-6、CRP及D-D与难治性MPP患儿不良预后关系密切,联合检测可辅助临床医师早期预测预后情况,及时优化治疗方案,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2025(9):1135-1139.
摘要:目的探讨控制营养状况(CONUT)评分结合D-二聚体/血小板比值(DPR)在预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方面的效能。方法选择2021年11月至2023年12月在该院予以针对性治疗的104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为此次试验的对象,根据治疗3个月后患者的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具体评分情况分为良好组55例(GOS评分≥4分)和不良组49例(GOS评分≤3分)。按照D-二聚体和血小板(PLT)水平计算患者DPR,按照血清白蛋白(ALB)、总淋巴细胞计数(LC)和血清总胆固醇(TC)水平计算CONUT评分。采用受试者工作特性(ROC)曲线评估DPR、CONUT评分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预测价值,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方面的影响因素予以探讨。结果良好组DPR和CONUT评分均显著低于不良组(P<0.05)。DPR和CONUT评分预测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49(95%CI:0.704~0.794)、0.837(95%CI:0.792~0.882),两者联合预测的AUC为0.953(95%CI:0.908~0.993)。良好组和不良组合并高血压、入院GOS评分比较,良好组合并高血压比例低于不良组,入院GOS评分高于不良组(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可以观察到:合并高血压(OR=2.188,95%CI:1.302~3.678),入院GOS评分≤5.73分(OR=2.377,95%CI:1.371~4.124),DPR≥0.27×10 -1(OR=3.241,95%CI: 1.708~6.153),CONUT评分≥5.1分(OR=3.449,95%CI:1.900~6.270)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DPR和CONUT评分是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可用于重度颅脑损伤患者预后情况的预测,且DPR联合CONUT评分预测的效能更高。
李敏 ,李雪锋 ,张慧 ,刘超 ,张俊 ,郑雪娜 ,胡嘉庆子 △
2025(9):1139-1144.
摘要:目的分析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合并间质性肺疾病(pSS-ILD)临床特点及血清趋化因子配体18(CCL18)、几丁质酶3样1蛋白(YKL-40)的表达水平,探讨它们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临床指标、疾病活动及pSS-ILD的关系。方法于2018年10月至2021年10月纳入pSS患者共36例,通过高分辨率CT(HRCT)检测患者是否合并ILD,将36例pSS患者分为pSS-ILD组(19例)和non-ILD组(17例),同时纳入26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3组血清CCL18和YKL-40水平,采集pSS患者病程、肺功能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EV1/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干燥综合征疾病活动度指数(ESSDAI)、抗核抗体(ANA)、抗SSA抗体、抗SSB抗体、抗Ro52抗体、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等临床资料;采用Spearman相关性研究分析CCL18、YKL-40与临床指标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评价CCL18和YKL-40在pSS-ILD中的诊断价值;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SS合并ILD的影响因素。结果与non-ILD组比较,pSS-ILD组病程、ESSDAI、血清IgG水平、抗SSA抗体阳性率和抗Ro52抗体阳性率显著增高(均P<005),FVC、FEV1、FEV1/FVC、DLCO显著下降(P<0.05);pSS-ILD组血清CCL18 [51.18(33.08~70.83)pg/mL] 与YKL-40 [55.82(38.90~70.67)ng/mL]水平显著高于non-ILD组[CCL18:21.71(12.55~28.66)pg/mL,YKL-40:27.55(21.88~34.99)ng/mL],non-ILD组CCL18和YKL-4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CCL18:7.89(5.72~15.93)pg/mL,YKL-40:12.73(5.55~17.62)ng/mL]; CCL18与IgG呈正相关性(r=0.315,P=0.009),YKL-40与ESSDAI(r=0.407,P=0.025)、ESR(r=0.511,P<0.01)、CRP(r=0.629,P<0.01)呈正相关。CCL18、YKL-40预测pSS-ILD的AUC分别为0.858(95%CI: 0.730 7~0.984 5),0.885(95%CI:0.770 6~0.972 2)。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ESSDAI、YKL-40、肺功能(FEV1/FVC、DLCO)下降、抗SSA抗体和抗Ro52抗体阳性是pSS-ILD的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pSS-ILD患者存在更高程度疾病活动及肺功能下降,且抗SSA抗体,抗Ro52抗体阳性率更高。pSS患者血清CCL18、YKL-40表达水平增加,与pSS疾病活动及ILD的发生关系密切,二者联合检测对pSS-ILD的早期诊断有一定临床意义。
2025(9):1144-1148.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CXC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对重症肺炎患儿合并心力衰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2022年12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95例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作为研究组,根据心功能分级分为Ⅰ~Ⅱ级44例、Ⅲ~ Ⅳ级51例;另外选取同期95例重症肺炎未合并心力衰竭患儿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CXCL10、MMP-9水平;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血清CXCL10、MMP-9与心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血清CXCL10、MMP-9对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诊断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CXCL10、MMP-9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心功能分级Ⅰ~Ⅱ级组比较,心功能分级Ⅲ~Ⅳ级组血清CXCL10、MMP-9水平显著升高(P<0.05);研究组LVEDD、IVSTD、LVPW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LVEF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根据Pearson相关性分析得知,血清CXCL10、MMP-9与LVEDD、IVSTD、LVPWT呈正相关(P<0.05),与LVEF呈负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知,CXCL10、MMP-9、LVEDD、IVSTD、LVPWT为影响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危险因素(P<0.05),LVEF为影响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保护因素(P<0.05);根据ROC曲线得知,血清CXCL10诊断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00,血清MMP-9诊断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AUC为0.820,二者联合诊断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的AUC为0.869,二者联合优于各自单独诊断(Z联合 vs. CXCL10=2.583、Z联合 vs. MMP-9=2.616,P<0.05)。结论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患儿血清CXCL10、MMP-9水平显著升高,均是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发生的影响因素,二者联合对于重症肺炎合并心力衰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2025(9):1148-1152.
摘要:目的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有丝分裂相关激酶2(NEK2)、PHD锌指结构域蛋白5A(PHF5A)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1年5月于该院住院的80例NSCLC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免疫组化染色法检测NEK2、PHF5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半定量分析;收集临床资料;随访患者3年内的生存情况并分为生存组(n=32)和死亡组(n=48);采用Cox回归分析影响NSCLC患者发生死亡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NSCLC组织NEK2、PHF5A表达水平与患者3年预后情况的关系。结果与癌旁组织相比,NSCLC癌组织中NEK2、PHF5A阳性率均升高(P<0.05);NSCLC癌组织NEK2、PHF5A的表达水平与性别、肿瘤最大径、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化程度无关(P>0.05);有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Ⅲ期+Ⅳ期的NSCLC患者癌组织NEK2、PHF5A阳性表达患者比例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和TNM分期Ⅰ期+Ⅱ期患者(P<0.05);NEK2阴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9/12,75.00%)高于NEK2阳性表达患者(23/68,33.82%,χ 2=5.849,P=0.016);PHF5A阴性表达患者3年生存率(18/19,94.74%)高于PHF5A阳性表达患者(14/61,22.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 2=23.819,P<0.001);NSCLC患者生存组和死亡组性别、肿瘤最大径、年龄、病理类型、组织学分化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死亡组较生存组有淋巴结转移、TNM分期Ⅲ期+Ⅳ期、NEK2、PHF5A阳性表达患者的比例显著增加(P<0.05);NEK2、PHF5A都是NSCLC患者发生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NEK2、PHF5A在NSCLC癌组织中阳性表达均增加,二者的表达水平与NSCLC患者预后有关。
创刊:1980年
编辑部主任:张耀元
国际标准刊号:1673-4130
国内统一刊号:50-1176/R
国内邮发代号:78-26
国外发行代号:SM 6575
微信公众号:
微信视频号: